时间|盛产于中国的茶,如何塑造了英国的饮茶文化?( 三 )


自从安妮女王在新型茶几旁接受了朝拜 , 全英格兰的时髦女性都纷纷效仿她从小小的陶瓷杯中啜饮中国茶 。 安妮女王对于喝茶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 , 她甚至不再使用小小的中国茶壶 , 而改用容量更大的钟形茶壶 , 因为后者可以一次泡更多茶 。
时间|盛产于中国的茶,如何塑造了英国的饮茶文化?
文章图片

银制茶壶壶身上篆刻着“这个银制茶壶由乔治·伯克利赠送给东印度公司委员会 , 一个光荣有价值的组织 , 1670年” 。
时间|盛产于中国的茶,如何塑造了英国的饮茶文化?
文章图片

布面油画《正在喝茶的英国家庭》 , 约瑟夫·范阿肯(JosephVanAken)绘 , 1727年 。 这幅油画创作于1727年左右 , 描绘了一户时髦家庭围坐在茶几前饮茶的场景 。 画中人物不仅衣着华丽 , 使用的茶具也精美华贵 , 展现了家庭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 他们优雅地拿着小巧的中国瓷质茶碗 , 茶几上摆放着全套银质茶具 , 包括糖碟、糖钳、热水罐、船形的茶匙托和几把茶匙、水盂、茶壶和放置在它下方用来保温的酒精灯以及茶罐 。 由于昂贵且稀有 , 茶叶总是保存在被称为茶罐或市斤罐(市斤是马来亚的计重单位 , 相当于600克)的中式瓶罐中 , 摆放在闺房或客厅 。
取茶匙是用来测量茶叶罐中存有的茶叶数量的茶具 。 当茶叶被装箱进口到英国时 , 箱子里总会放着一个扇贝壳 , 用来将茶叶从茶罐中舀出 , 这便是取茶匙最初的样子 。 后来出现的取茶匙一般有一个大大的匙斗 , 匙柄则较短 。 取茶匙有多种材质?兽骨、珍珠、玳瑁和白银 。 匙斗的形状和装饰风格从平淡无奇到各式各样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叶子状、贝壳状、铲子状甚至骑士帽状 , 不一而足 。
时间|盛产于中国的茶,如何塑造了英国的饮茶文化?
文章图片

取茶匙
杂物匙 , 也被称为滤渣器 , 最早可以追溯到1697年 。 那时的杂物匙一般是银质的 , 匙斗上有小孔 , 匙柄细长 , 末端尖 。 早期通过航船运达英国的中国茶叶通常是不分品级的 , 大大小小的茶叶叶片混在一起 , 导致泡茶时茶叶浮在茶水表面 , 甚至堵住茶壶口 。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 女主人会使用杂物匙捞去堵在茶壶口的茶叶 。 直到1790到1805年间 , 人们在壶嘴底部加上滤网后 , 茶匙才最终取代了杂物匙 。
18世纪中叶之前 , 茶都是被盛在没有手柄的小碗中饮用的 , 所以那时人们会说“喝碗茶” 。 直到1750年 , 一个叫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的人在茶杯上设计了手柄 。 尽管带手柄的茶杯造价高于茶碗 , 并且在长距离运输中需要占用更大空间 , 但这一创新受到了当时英国饮茶者的欢迎 。 相比于茶碗 , 茶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 而且也不用担心手指被烫伤了 。
亚当斯设计的茶杯底座稍高 , 配有茶碟 , 有人喜欢先将热茶倒在碟子里 , 把茶晾凉些再喝 。 这个习惯后来被叫作“喝碟茶” 。 烧水茶壶的作用是给泡茶的茶壶续水 , 烧水茶壶放在油灯或火炉上 , 用来保持水一直是沸的 , 常见的燃料是樟木 , 因为它价格不贵而且没什么气味 。 和银质烧水茶壶配套的茶具包括银质泡茶茶壶、牛奶罐和糖罐 。 18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由木炭加热的茶壶 , 取代了由酒精加热的茶壶 , 而谢菲尔德平板式茶壶直到1785年才首次面世 。
茶泡好后会被摆放在茶几上 。 茶几的出现是在17世纪末 , 1700年时 , 英国进口了大约6000个漆面茶几;到了18世纪中期 , 伦敦的家具制造商生产出了迎合高端市场的豪华茶几?用黄铜镶嵌的桃花心木茶几 。 有些人家也会用一种三脚的小桌茶几 , 这种茶几桌面上有两个隔层用来存放茶叶 , 另有两个雕花玻璃碗用来把干茶叶混合在一起 。 这个物件不仅实用 , 而且可以在女主人招待饮茶和谈笑风生中展现出她挑选家具的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