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镇|工厂假日排练、在群里唱戏……侗族非遗大戏在珠三角重新流行

侗族人喜欢唱歌 , 音乐伴随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在祭祀庆典中、迎宾餐席上、结交朋友和恋人时……歌师传歌 , 是侗家人教育后代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形式 。 随着村寨中的人口外流和主流文化的影响 , 传统慢慢在变化 。
金利镇|工厂假日排练、在群里唱戏……侗族非遗大戏在珠三角重新流行
文章图片

在珠三角一带 , 侗族大歌、侗戏重新流行 。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 , 这种传统表达形式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一些侗族人工作聚集的地方又重新流行起来 。 业余生活里 , 侗族人们经常聚在一起对歌、唱戏 , 甚至在微信群、QQ群里唱 。 慢慢地 , 大家组队成立戏班 , 年轻人跟着前辈学 , 在工作之余建立爱好和友谊 , 在他乡异地延续着本文化的传统 。
国庆期间 , 在广东时代美术馆 , 来自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的和谐侗戏班带来侗族大歌、琵琶歌、原创侗戏 , 以侗族人特有的方式讲述侗族打工者在珠三角经历的故事 。
重拾侗族传统民俗文化
在珠三角自发成立侗戏班
黑色毛线制成的假发挽成发包套在头上 , 上面插着几根银色的发簪 , 身穿挂有银色饰品、布满刺绣的侗族服饰……舞台上 , 来自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的和谐侗戏班成员排成排 , 唱着极富民族特色的侗族大歌 。
【金利镇|工厂假日排练、在群里唱戏……侗族非遗大戏在珠三角重新流行】金利镇|工厂假日排练、在群里唱戏……侗族非遗大戏在珠三角重新流行
文章图片

侗族人的传统服饰与发饰 。
侗族人在珠三角重拾侗歌侗戏 , 这一切要从2013年说起 。 那一年 , 和谐侗戏班成立于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 , 是珠三角地区最早自发成立的侗戏班 , 聚集了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交界处多个县的侗族人 , 其中最早的已经在广东生活了二十年 。
金利镇的主要产业为五金加工 , 除了生活和商业区 , 镇上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五金加工厂 。 不少本地人选择到更为发达的城市打工 , 腾挪出的工作机会吸引了众多来自周边城市的人来这里务工 。 “2000年 , 有老乡刚来到金利时 , 金利还没开发 , 很多仍是耕田 。 外地人多 , 一出去就能听到一个个都是说侗话 , 本地人反而跑到外地去了 。 ”一名戏班成员说 。
侗族人的聚集为侗戏班的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2012年 , 戏班成员石锦荣从佛山来到肇庆打工 , 工作时长从12个小时变成了8小时 , 多出的时间他想将留在肇庆的侗族人聚集起来 , 重拾侗族传统民俗文化 。 “二十几年前 , 侗族作为少数民族每一天都会唱戏 , 现在把这个传统丢掉了很可惜 。 ”石锦荣说 。
“一开始我一个人都不认识 , 后来通过一个个介绍 , 戏班组织起来了 。 ”第一批侗戏班 , 石锦荣选了30多人 , 要求声音好、服从安排 , 现在剩下24人 。 每天晚上 , 六点下班吃完饭 , 八点半开始戏班便开始排演 , 一直到晚上十二点 。 每月1日逢工厂假日 , 和谐侗戏班便会聚在一起唱歌排戏 , 或在城际间相互拜访交流 。
金利镇|工厂假日排练、在群里唱戏……侗族非遗大戏在珠三角重新流行
文章图片

业余时间 , 侗戏班在排练 。
珠三角地区有多个这样的侗戏班 , 他们的歌声使得枯燥的工业区生活语音缭绕 。 “很多侗戏班没有上过台 , 也没有见过人多的地方 , 但我们的戏班回家过春节时会经常去别的村唱戏 , 也会经常到广州表演 。 ”石锦荣说 。
工厂是排练“常用地”
手工做道具自编自导侗戏剧目
“大家集合在一起做这件事情 , 凭借着喜欢就这样练起来了 , 其实很简单 。 ”侗戏班成员孟建英是此次演出的女主角之一 , 在金利镇上经营着一个抛光厂 , 日常一有空便会参与侗戏侗歌的排练 , 还将工厂内的一小块作为排练的“常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