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家论艺|了庐:山水“阴晴”与中国画的诗性思考( 二 )


我们就沿着山体走 , 突然之间山谷面一股风特别大 , 我们就顶着风走 , 彼时感受到山谷里各种各样的声音 , 泠泠然 , 铿铿然 , 各种声响交融 , 非常奇妙的感觉 , 真所谓空谷传音——这感觉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 也一直刻在我脑子里 。
其实我当时就希望把这种一种空谷传声的感觉表达出来 , 可惜当时我们都没有这种笔墨的表现能力 。
但我心里一直想着这事 , 一直也不能忘记 。
一直到1980年代 , 通过自己对中国传统笔墨的持续学习 , 在各方面修养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以后 , 到1989年开春以后 , 我突然之间感觉有办法了:因为1985年我创作了一批以“阴晴”为主题的山水画 , 就像王维《终南山》诗中所言的“分野中峰变 , 阴晴众壑殊” 。 创作“阴晴”系列 , 也与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思想有关 。 我从1985年开始琢磨的时候 , 阴晴正好对应中国绘画中虚实的感觉 , 所以我创作一批阴晴系列山水画 。 在这批积累的基础上 , 我开始画《空谷阴晴》 , 当时是前面用虚的笔触 , 后面用实的 , 把距离拉开 , 拉开以后就象征了空谷 。
由于前面是虚的 , 其实对用笔的要求极高 , 必须用很凝重的笔触勾下来 。 后面的稍微可以轻松一点 , 这样画面就有一种对比 , 既有虚实对比 , 也有凝重与虚灵的对比 。
名家|名家论艺|了庐:山水“阴晴”与中国画的诗性思考
文章图片

了庐 《空谷阴晴》
面对这样一幅作品 , 我当时的希望是:就好像你叫一声“啊” , 通过画面就仿佛有回声出来 。
所以记得当时陆俨少先生看到这幅作品后很激动 。
我给陆俨少先生看的第二幅作品是《泰山阴晴》 , 当时用的是相对凝重的笔触 。 这是因为泰山在中国的名山大山里 , 跟其他山不一样 。 泰山是历代帝王封禅的地方 , 所以我想表现出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 。 记得去泰山路上 , 所见的山的石头 , 都是一大块一大块 , 方方正正的 , 与华山、黄山的感觉不一样 , 那是很庄重的 , 所以画泰山时不能险 , 希望有一种相对稳重的感觉 , 左边用了一些深色 , 中间有点 , 右上就是三笔 , 就是集中体现了泰山山路山道的完整 。
因为当时想要呈现虚实感 , 右边虚的一边 , 相差太强烈了 , 一边特别重 , 一边特别轻 , 这画的草稿画好以后 , 我就拿给关良老师看 , 对关良老师说:“总感觉好像轻重有一点不对 。 ”
关良说:“你那右下边用重色的试试 。 ”
我心里当时一楞 , 心想可能不协调吧?他看我有点犹豫 , 他就不说话了 。
我回去以后 , 想想可能关良还是有道理的 。 就把色彩盆子里一种那种留下的带浊的、凝重的颜色 , 用力“啪”地在纸的右下画了厚厚一条重色(因为当时感觉新鲜的颜色份量不够) 。 后来还是拿过去给关良看 , 他惊喜地说:“好!对了!”
其实我当时还没有体会到他赞许的意思 , 这幅画后来反正放了好长时间 。 等到“八五思潮”以后 , 我后来不断拿出来看 , 经常拿出来看 , 终于有一天感觉:“这画还可以啊 。 ”
所以后来到陆俨少先生那给他看 , 他一下就惊了 , 他的惊讶表情让我感觉到这幅画很现代 , 探索也是有意义的 , 包括对中国画的现代性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
名家|名家论艺|了庐:山水“阴晴”与中国画的诗性思考
文章图片

了庐 《泰山阴晴》
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这幅画很现代 , 因为我不想要表现整个泰山 , 当时只就抓住这个局部 , 表现“唯吾独尊”就可以了 。 这张作品放在整个山水阴晴系列里 , 可以说分量最重 , 后来能获得关良与陆俨少二先生夸赞 , 或许与这方面是不无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