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读余华《活着》才懂生命真相:苦难可贵欢乐难寻,无聊平庸最难得

文|颜小二述哲文
有采访人员曾经问余华是从哪里获得灵感写《活着》的,余华说,他的灵感源于偶然听到的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因为被歌曲中历经磨难但依旧拥抱世界的老黑奴所感动,便想写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此,我们今天才得以看到《活着》这样的优秀作品。
我因一本《活着》开始认识余华,书中,作者用朴实文字描述故事主人公“福贵”那苦难多于喜悦的一生。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读完“福贵”趋于悲剧但却不是悲剧,亦绝对不是喜剧的一生,我没有忧伤,反而是陷入了沉思:原来被苦难堆砌但依旧顽强、乐观,便是“活着”的姿态。
真相@读余华《活着》才懂生命真相:苦难可贵欢乐难寻,无聊平庸最难得
文章插图
《活着》一书引起了我对生命的思考,也给了我许多启发,我从余华笔下主人公被撑死的外孙,看到了何谓“可怜”和何谓可悲;我又从“福贵”的一生、书中的两句话,明白了何谓活着、何谓幸福。
真相@读余华《活着》才懂生命真相:苦难可贵欢乐难寻,无聊平庸最难得
文章插图
1、思考一:可怜和可悲有何区别?饿死是可怜、撑死是可悲纵观《活着》中的多个悲剧人物,让颜小二印象最深,也最是唏嘘的,其实是“福贵”外孙的死。
外孙苦根是“福贵”女儿生命的延续,为了生下苦根,福贵的女儿凤霞死在了产床上。而后,福贵又失去了深爱他女儿的女婿二喜。
二喜是一名搬运工人,好不容易娶了自己喜欢的凤霞,过了一段安生日子,他虽珍惜这样的日子,但却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上帝赐予了他一个儿子,却带走了他的妻子。自妻子难产去世以后,支撑二喜活着的,就是儿子苦根了。
只是二喜还来得及抚养苦根长大,就在工地被两块石板砸死了,他死前最后喊的,也是苦根。
没了父母的苦根,终于还是和福贵一起来到乡下生活。
真相@读余华《活着》才懂生命真相:苦难可贵欢乐难寻,无聊平庸最难得
文章插图
可是,即便福贵再宝贵苦根,苦根还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去世了。
【 真相@读余华《活着》才懂生命真相:苦难可贵欢乐难寻,无聊平庸最难得】因为苦根生病,福贵给苦根煮豆子吃,但是对命苦的苦根来说,连豆子都是难得的食物,他没有病死没有饿死,却是吃豆子给撑死的。
作者余华在此处设置的情未免残酷与夸张,让人大吃一惊的同时却引起了我的思考:生命不就是这样吗?在匮乏中死去,这是可怜,但是,匮乏的人忽然可以获得满足的时候,这“满足”带来的可能不是“希望”与“幸福”,而是杀机暗藏。于此,饿死虽可怜,但撑死则的确是“可悲”。匮乏,到底是激起斗志,还是激发贪欲、摧毁理性?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许多人正在面对或者在未来可能会面对的问题。
2、思考二:幸福是家人的齐聚一堂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说都是为了自己或者自己家人现在与未来的幸福奔走、奋斗,于此,我们可能会背井离乡,甚至还会与家人分离,以此获得更多机遇。
但余华用活着告诉我们:“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真相@读余华《活着》才懂生命真相:苦难可贵欢乐难寻,无聊平庸最难得
文章插图
人活一世,求的是什么呢?飞黄腾达?功名利禄?到最后,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深刻体会、飞黄腾达、功名利禄是福分,而这些福分没有家人、朋友和我们一起分享的时候,福分也填补不了生命的空虚。
我们追求什么,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于此我们远走他乡,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幸福的方向,不能在追求福分的时候,失去了最应珍惜的“幸福”。
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有时候真的很简单,就是简单柴米油盐酱醋茶下“安然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