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习贯彻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 打造展览精品 攀登文化高地
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打造文艺精品高地,展现流派高峰涌现、创造活力充沛的新气象;打造文化创新高地,展现文化引领驱动、形神融合兼备的新气象。同时,强调要在打造文化精品力作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创新文化精品力作创作生产的体制机制,积极打造文化精品创作的重要平台,完善文化精品创作的全流程保障,让浙产文化精品力作成为浙江文化高地最鲜明、最令人信服的标识。博物馆是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其最重要的产品是展览。精品展览是文化精品的重要呈现形态。打造精品展览是一个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也是攀登文化高地的一个重要通道。
打造精品的前提是创新
精品展览必须兼具理念创新、学术创新和形式创新等诸多元素。
文章插图
首先是理念创新。“2021丝绸之路周”的配套主题展览“万物生灵:丝绸之路上的动物与植物”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密不可分,而文化多样性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基础。展览在立意上采用生物多样性作为切入点,结合文献记载与考古出土文物,把自然动植物标本和考古出土艺术品上的动植物形象放在一起,诠释丝绸之路上由动植物构建的多维立体文化交融环境,再现“丝路改变生活”这一主题。
其次是学术创新。学术创新包括新观点、新问题、新材料等。“万物生灵”展在展出一批具有标识性、公认度的艺术精品的同时,吸收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考古研究成果和田野调查成果。例如用国际著名学者劳弗的《中国伊朗编》和薛爱华的《撒玛尔罕的金桃》作为基本的东西方动物和植物交流考证的依据。序言特地从人们熟知的“五谷丰六畜兴”开始,用一幅文物图表简要地介绍了前丝绸之路时期,被驯化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动态分布。国人最为熟悉的农作物和家畜,有很大一部分也源自早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
再次,形式创新也十分重要。“万物生灵”展是一个有气味的展览,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方位的感官刺激来加深观众的记忆,特别是以唐朝贡耽和杨良瑶的史实作为背景,自编自拍了一出大唐西市中胡姬酒肆里的邂逅,引出一段带有葡萄酒、炙羊肉、肉豆蔻、鸡舌香等十多种气味的“气味电影”,观众可随着电影的播放,同步感受各种食物和香料的味道。电影院前时常会排起长队。
中国丝绸博物馆始终以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工作指南,奋力打造展示浙江丝路文化的“精品之窗”“创新之窗”,聚焦专精特新,努力做强做优做出特色,在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上展示风采。
既要学术硬核,也要绩效评估
何为精品展览,怎么评价?事实上,对于精品展览,目前国内外的博物馆同行尚无统一标准。在国际上,全美博物馆协会的展览评奖综合七大指标,分别是观众意识的明确了解、展览调研的完整开展、展览主题和内容的准确表达、选择展品的丰富内涵、诠释传播的清晰连贯、设计与呈现的引人入胜以及观展体验的舒适安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则提出了十个度:高度、广度、亮度、力度、深度、厚度、谐度、弧度、温度和拓展度。这些提法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学界业界对精品展览的看法。
文章插图
【 文化!学习贯彻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 打造展览精品 攀登文化高地】而中国丝绸博物馆在策划和实施精品展览时的体会则是八个字:妙、准、实、新、精、活、适、效。具体来讲,立意切入要“妙”,展览定位要有高度,但命题还要别出心裁,出乎意料又入情理。观众定位要“准”,每个展览都有观众,要事先考虑,找准目标观众。学术支撑要“实”,找最强的团队提供最扎实的学术基础。内容组织要“新”,一个展览一定要有创新点才有意义。展品选择要“精”,展品不一定很多,但要到位,不唯珍品,也要有一部分珍品。公共传播要“活”,要不拘形式,以讲活文物故事、达到传播效果为目的。装饰风格讲“适”度,一个展览定位不同,装饰风格也会有所不同,我们总体追求雅而不俗。控制成本讲“效”率,要引入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估概念,不一定追求大投入,但要提高产出率。当然,对于打造精品展览,可以适当加大投入。
- 古琴|新展预告|年度大展,走进古琴的文化空间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文物|上博虎年迎春展,呈现中日文物中的虎文化
- 乐·观空间@组图:“乐·观空间”首展开幕 展现“一老一小”特色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 水墨丹青栏目组!书画名家张明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年度风采展
- 文化@禁渔不忘江南韵
- 文化$想要吉祥又喜气挂什么,大文创研究院 吴帆 公鸡吉利图 值得一看
- 艺术|安徽合肥:笔墨书写时代赞歌 “艺术年货”传递美好文化
- 大足石刻|《万里走单骑》第二季走进大足石刻,感受中国石窟文化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