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他山之石》:写《狂人日记》前,鲁迅看过哪些外国作品

鲁迅|《他山之石》:写《狂人日记》前,鲁迅看过哪些外国作品
文章图片

《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书封 。
2021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 。 日前 , 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前馆长陈漱渝和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姜异新编写和整理的一部作品《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出版 。 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 分别是:“日译俄国小说合订本”、“ 《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域外小说集》第二册”及其他 。 收入了鲁迅曾经读过的果戈理、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诃夫、莫泊桑、爱伦·坡、雨果、夏目漱石、克尔凯郭尔、王尔德等人所创作的三十八篇作品 。
鲁迅的经典之作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鲁迅明确说过自己“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 , 那么在创作为中国新文学奠基的《狂人日记》之前 , 他到底看过哪些百来篇外国作品呢?在最近举办的一场线下发布会中 , 《他山之石》的两位学者陈漱渝和姜异新进行了分享 。
鲁迅|《他山之石》:写《狂人日记》前,鲁迅看过哪些外国作品
文章图片

发布会现场 。
三十年的夙愿与波折
陈漱渝介绍 ,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篇文章中说过 , 他创作小说之前并没有读过“小说作法”之类的理论书籍 。 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过医 , 他塑造《狂人日记》中那个“迫害狂”的形象 , 就仰仗了一些神经内科方面的知识 。 至于他以前究竟读过哪百来篇外国小说 , 大家原先觉得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
从1989年起 , 陈漱渝开始研究鲁迅藏书 , 并发表了一些短文 。 1990年代初 , 他又申报了一个集体科研项目 , 就叫《鲁迅藏书研究》 。 他的同事、师姐姚锡佩在查找鲁迅收藏的剪报时 , 发现了一册装订好的日译外国短篇小说 , 共八篇 , 这是鲁迅留日期间阅读日译外国短篇小说的物证 。 这一发现增强了陈漱渝探寻鲁迅1918年之前所接触的百来篇外国小说的浓厚兴趣 。 从那时到现在 , 差不多是三十年了 。 出版《他山之石》这样的书 , 是陈漱渝三十年来的一个夙愿 。
但三十年间 , 研究并不顺利 。 陈漱渝谈道 , 鲁迅留学日本时期的剪报册共装订了十篇俄国文学作品 , 涉及的作家有果戈理、莱蒙托夫、屠格涅夫、普希金这四个人 。 然而鲁迅当年并没有阅读俄文原著的能力 , 他所接触这些小说都是日文转译的 。 日本明治时代对于外国文学一方面是如饥似渴地引进 , 另一方面在翻译时又太不拘小节 , 有增有删有改写 , 甚至把作者的名字和国籍都搞错了 。 这种翻译风格被称为“豪杰译” 。 日本译者这种“豪杰”做法 , 就让陈漱渝等人吃尽了苦头 。 另外 , 一般单位也没有俄文版的《屠格涅夫全集》 。
后来 ,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所长梁展告诉陈漱渝 , 《托尔斯泰全集》俄文版中国以前只有翻译家戈宝权收集了一套完整的 , 国家图书馆馆藏本也有残缺 。 找全屠格涅夫的俄文原著更加困难 。 一是看不懂 , 二是找不到 , 想继续研究就会卡壳 。 不仅如此 , 周氏兄弟受业师章太炎影响 , 有复古之风 , 文词古奥 , 今天的读者直接阅读《域外小说集》这本的译文困难超过一般古文 。 而《域外小说集》又是鲁迅早期阅读外国短篇小说的物证 , 所以陈漱渝等人又请学者认真将周氏兄弟的文言译文改写成现代白话 。 在研究的过程中 , 姜异新博士组织力量完成了本书的编译工作 , 为《他山之石》这本书的出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