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他山之石》:写《狂人日记》前,鲁迅看过哪些外国作品( 三 )


鲁迅从外国文学中汲取了什么?
如果从1909年日本东京出版的《日本及日本人》杂志第508期报道周氏兄弟的翻译活动算起 , 鲁迅研究已经有了112年历史 。 经过一代又一代鲁迅研究学者的共同努力 , 鲁迅研究已经成为了一门相对成熟的综合性学科 , 也可简称为“鲁迅学” 。
这门学科的史料已经基本齐备 , 今后很难再有能产生轰动效应的发现 。 对鲁迅评价也基本正确 , 很难产生颠覆性的看法并能在鲁研界占据主流 。 对鲁迅作品阐释当然空间无限广阔 , 但鲁迅对自己的很多代表作已有自评 , 研究者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也很难超越鲁迅本人的自我认知 。 所以 , 鲁迅研究学科水平的提升可以说是遇到了一个瓶颈 , 致使有的学者知难而退 。
《他山之石》或许可以为读者阅读鲁迅指出一个新的方向 。 陈漱渝认为 , 读者不应该仅仅关注鲁迅哪篇小说受到了哪位作家的具体影响 , 而应该通过阅读这本书 , 进一步研究鲁迅在创作中国现代小说时在文体上进行的大胆探索 , 比如《狂人日记》 , 《阿Q正传》《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这些文章不一样的形式 , 又比如在《故事新编》这篇文章中 , 鲁迅采取的古今穿越的手法 。 鲁迅对这些外国小说精神上的继承和发扬更值得关注:他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寻求的是反抗和叫喊的声音 。 他从俄国文学作品中明白了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 。 所以 , 我们从鲁迅的阅读和翻译的文化取向中应该学习的首先是鲁迅的平民立场 , 以及对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 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为人处世的基本素质 。
陈漱渝坦言 , 这本书当然还留下的不少遗憾 。 这种遗憾首先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某些翻译家造成的 。 他们的“豪杰译”没有使当年的鲁迅从中品尝到那些俄文作品原著中的原汁原味 , 当下的读者从这本书中当然也无法充分感受这些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 所以 , 只能以这本书为媒介 , 今后再去阅读这些作品更优秀的完整译文 , 或是直接从外文原著中去汲取更加丰富的滋养 。
姜异新在分享中提到 , 《他山之石》发挥的更多是工具书的作用 , 体现了领读的宗旨:引领大家循着鲁迅的目光去继续探索深读原著原版小说 。
线下活动中 ,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春勇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宋泉声也进行了分享 。 刘春勇认为 , 我们今天是非常巨变的时代 , 环境在急速转化 , 对于过去来说 , 非常重要的小说 , 尤其是传统小说 , 或者对家国有重要意义的小说 , 在今天我们的阅读量越来越小 。 但鲁迅对我们的影响巨大 , 成为我们历史的文化标杆 , 对我们民族的品格 , 对我们每个人文化的品格都会有塑造 。
“鲁迅曾经讲过 , 他从事小说事业的初衷并不是想做所谓艺术品的创作 , 而是因为受压迫 , 要让世人看到底层被压迫的民众的苦闷声音 , 所以最早是小说翻译 , 在成为小说家之前 , 他是一个杰出的翻译家 , 到他生命终结不再写小说的时候 , 他还在翻译 。 他中间写小说的原因 , 也是这本书(《他山之石》)的来历 , 有了百来篇小说的仰仗 , 鲁迅才开始写小说 。 但更深的问题是 , 鲁迅为什么要写小说?是因为要和《新青年》那拨人在一起来讨论社会问题 。 《狂人日记》在《新青年》1918年第五号上发表 , 所有文章都是议论性的、随笔性的 , 只有鲁迅的一篇是小说 , 显得非常突兀 , 后来才慢慢显示出它的意义————鲁迅用小说参与社会的论争 。 ”刘春勇说 。
刘春勇还提到 , 鲁迅翻译的好多东西 , 按现在的标准来说是二流或者三流 , 但是对于鲁迅来说是电击式的 。 作家的敏锐性、对世界的理解 , 同普通大众甚至学者是不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