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稚|文学依旧是我最倾心的“行当”( 三 )


木刻 , 也曾是黄永玉贫困中谋生的手段 。 《走读》中张序子与木刻的故事 , 很多也是黄永玉的真实经历 。 刚到上海举目无亲的他 , 经常会有朋友帮衬 , 约他刻几幅画 , 过几天来取 , 然后给他稿费 。 他经常连夜创作 , 手都刻出血来了 , 有时不小心 , 手指也会被刻刀划破 。 朋友们说:“因为木刻 , 黄永玉的一双手看起来特别大 , 骨节也特别粗 。 ”
因为热爱木刻 , 黄永玉结交了不少气味相投的朋友 。 他在闽赣地方认识和神交了一批木刻家、漫画家、诗人、报人、读书人 , 也在这里遇到了一生的爱人梅溪 。
《走读》还有大量笔墨写李桦、余所亚、章西厓、陆志庠、黄裳、汪曾祺、臧克家、黄苗子、九叶派曹辛之、女诗人陈敬容等等 , 这些人物各具性情 , 形成了一种生动的文化景观 。 “无愁河”系列描绘的人物上百位 , 风流蕴藉 , 都是作者相遇相知、铭刻于心的记忆 , 作者用心刻录 , 像是文化的“孑遗” , 专此存照 。
虽以木刻和绘画赢得了巨大声誉 , 黄永玉却始终将文学视为自己最倾心的“行当” 。 他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诗歌作品还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 后来他在回忆沈从文的文章里说:“要写历史 , 恐怕就是这种‘长河’式的历史吧?”
刘稚认为 , 黄永玉先生的这一见解 , 或许就是读者理解《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洋洋数百万言的钥匙 。
刘稚|文学依旧是我最倾心的“行当”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