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赏析_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

20-30首古诗词及赏析一、《送别》
作者:唐代王维
1、原文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
但去莫复问 ,  白云无尽时 。
2、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 , 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 , 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
3、赏析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 , 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
二、《终南望馀雪》
作者:唐代祖咏
1、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 , 城中增暮寒 。
2、翻译
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
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 。
3、赏析
这首诗句句咏雪 , 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 。起句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的整体印象 。次句写终南山的余雪,由于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其上的皑皑积叶仿佛浮在空中 。
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 , 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 。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 。
三、《八阵图》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2、翻译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 , 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
3、赏析
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
末句照应开头 , 三句照应二句 。在内容上,既是怀古 , 又是抒怀,情中有情 , 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
四、《送方外上人》
作者:唐代刘长卿
1、原文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
2、翻译
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 , 岂肯在人间居?。?
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
3、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 , 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 。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
五、《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作者:唐代韦应物
1、原文
怀君属秋夜 , 散步咏凉天 。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2、翻译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
3、赏析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 。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 , 即所怀之人 。
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 , 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 , 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
六、《望天门山》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2、翻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
3、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 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
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

古诗文赏析_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

文章插图
七、《赠汪伦》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2、翻译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
3、赏析
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 , 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 , 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
八、《凉州词》
作者:唐代王之涣
1、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2、翻译
纵目望去 , 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 ,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
3、赏析
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 , 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
九、《乐游原》
作者:唐代李商隐
1、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2、翻译
傍晚时心情不快 , 驾着车登上古原 。
夕阳啊无限美好 , 只不过接近黄昏 。
3、赏析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
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 , 节奏明快,感喟深沉 , 富于哲理 。
十、《寻隐者不遇》
作者:唐代贾岛
1、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2、翻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 , 不知他行踪 。
3、赏析
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
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 写寻访不遇 , 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全诗遣词通俗清丽 , 言繁笔简 , 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 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
十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作者:唐代王勃
1、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 , 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2、翻译
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 , 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 , 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 。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 , 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
3、赏析
此诗形式整齐,平仄协调,对仗工稳 。首联写景,描绘送别时的环境;次联点题 , 突出诗人自己与杜少府的共同点;
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强调友谊的真诚与持久,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展现出诗人的宽广胸襟;尾联继续劝勉朋友 , 壮其行色,鼓其勇气 。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诗人以朴实、洗练的语言 , 表达出真实、自然、亲切、豪爽的感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
十二、《在狱咏蝉》
作者:唐代骆宾王
1、原文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2、翻译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
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 , 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3、赏析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 , 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
十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唐代孟浩然
1、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 , 空有羡鱼情 。
2、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 , 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
3、赏析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 , 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
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
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 , 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 , 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 , 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
十四、《山居秋暝》
作者:唐代王维
1、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2、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 , 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 , 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 , 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
3、赏析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 , 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
十五、《月夜忆舍弟》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古诗文赏析_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2、翻译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 , 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
3、赏析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 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 , 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
十六、《卜算子·咏梅》
作者:宋代陆游
1、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 ,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
2、翻译
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 。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 , 一阵阵凄风苦雨 , 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 。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
3、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 , 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 , 笔致细腻,意味深隽 , 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
十七、《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者:宋代李清照
1、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 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 怎一个愁字了得!
2、翻译
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 。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 。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 。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 , 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 , 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3、赏析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 , 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
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 , 感人至深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
十八、《早发白帝城》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2、翻译
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
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
3、赏析
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 , 点明水势如泻 。
十九、《登鹳雀楼》
作者:唐代王之涣
1、原文
白日依山?。?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2、翻译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 , 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
3、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 , 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 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
二十、《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作者:唐代裴迪
1、原文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
2、翻译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去看看;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暂时游了游就匆匆出山 。
3、赏析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 , 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 。
全诗用语浅淡 , 近乎口语,或暗用典,或明用典 , 或正劝 , 或反讽,喻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朋友情谊,含意颇为深远 。古诗词鉴赏怎么写古诗词鉴赏写作方式:
1、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 ,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 , 境界全出 。
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 。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 , 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 , 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 , 解诗答题 。
2、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 , 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 , 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 , 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
词有词牌 , 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
3、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 , 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 , 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 , 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 , 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 , 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
4、分清各种风格流派:“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 。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
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 , 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 , 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 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 。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
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
古诗文赏析_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

文章插图
5、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 , 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
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 。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
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 , 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
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 , 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 ,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 , 等等 。
6、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 。
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 , 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 ,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
7、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 。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 。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 , 之源源不断” 。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 , 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 。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
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星如雨”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
8、注意关注诗歌题目:诗歌的题目很重要 , 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 。如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 , 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
9、注意明察考题暗示:古诗鉴赏题后 , 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 。
10、注意运用联想、想象: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 。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 。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 。古诗词赏析的方法一、 写景抒情诗 。
写景抒情诗主要描绘的是山水名胜、唯美的自然风光,其写景手法通常采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衬、对比等 。
在赏析时 , 第一步就是要指出其写景的手法;第二步就是简要概况一下诗中呈现出的景象和写景手法的作用 。
第三步就是要揭露出诗人抒发的是何种感情,有的是赞扬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仅是抒发对眼前美景的喜爱,有的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反衬自身仕途或遭遇的不幸等,这主要从写景手法和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展开论述 。
二、咏物言志诗 。
咏物言志诗主要描绘所咏之物的形与神 , 以此寄托诗人高尚的情怀 , 表现诗人的志向 。这类诗主要是状物,描写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反衬、正衬、对比、欲扬先抑等 。
在赏析时,第一步是将诗人所状之物的形给概括的描述出来;第二步将形反映出来的神加之于诗人身上,可结合诗人历来的形象和所处的背景来综合判断 。
例如,陶渊明咏菊,菊花可能并不能给人带来淡泊名利的神韵,但是结合对诗人的了解可知,陶渊明是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故可综合判断诗中所传之意 。
古诗文赏析_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

文章插图
三、怀古咏史诗 。
怀古咏史诗主要通过缅怀历史英烈或描述历史典故 , 来表明诗人的立场和情感 。这类诗主要是绘史,描写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对比和衬托 。
在赏析时,第一步就是要点明诗人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基?。坏诙骄褪且岷献髡咝词毕碌氖笔卤尘?nbsp;, 两者加以比较;第三步就是道明诗人的主观看法和抒发的情感,这类诗多半是借古讽今,亦或是抒发沧桑巨变、物事人非的怅然之情 。
四、边塞征战诗 。
边塞征战诗主要通过描绘边塞壮丽的风光和将士们的军旅生活,来表现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这类诗的绘景通常大气豪迈、恢弘壮丽,故而多采用夸张、比喻等手法 。
在赏析时,第一步简要描述一下诗中描绘的景象和边塞将士的生活;第二步就是道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魄;第三步就是以诗人的立场表达其自身的情感,通常是对将士们的敬意 。
五、山水田园诗 。
山水田园诗主要描绘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诗境大多清新淡雅 , 宁静隽永 。这类诗一般融合写景和记事,手法多变 , 词藻优美 。
在赏析时 , 第一步描绘自然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景象;第二步抒发诗人对恬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 还可结合诗人背景,考虑是否还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的隐居之意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诗词赏析古诗词赏析100字 30篇1、送别
作者: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
近来攀折苦 , 应为别离多 。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 , 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 , 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 。“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深春 。“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 。
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 。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 。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 , 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 , 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
诗的后两句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 。
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 , 也是离别的愁苦 。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 , 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 。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 , 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短小精悍,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2、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赏析: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 。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 。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
3、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
作者: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赏析: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像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 , 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 。这是指春,也兼指人 。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 , 这不仅是本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
古诗文赏析_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

文章插图
4、问刘十九
作者: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 作为篇幅和字数最少的一种诗体,如何以少纳多,是最值得作者和读者考量的问题 。
此诗堪称典范,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其间脉络十分清晰 。从层次上看 , 首句先出酒,二句再示温酒之具,三句又说寒天饮酒最好,末句问对方能否来共饮,而且又点破诗题中的“问”字 。
从关系上看,首末句相呼应,二三句相承递 。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诗作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落笔,以如叙家常的语气 , 朴素亲切的语言,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趣 , 不加雕琢地写出了朋友间恳诚亲密的关系 。
诗中蕴含生活气息 , 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 , 遂成妙章,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近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 。
5、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赏析: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 , 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 , 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
在诗人眼里 , 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 。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十首高中课外古诗词及鉴赏1、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
鉴赏: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江水浩淼无边 , 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 , 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 。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
2、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鉴赏: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 , 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 , 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 。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
3、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 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鉴赏:《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 , 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
4、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
鉴赏: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 , 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 。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 。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 , 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 , 也难以描绘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 。”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 。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 。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
5、春愁
清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 往事惊心泪欲潸 。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鉴赏: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 。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 , 面对着春天的景色,引起我无限春愁,这春愁无涯无际 , 难以排遣,勉强观望山景,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 。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 。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同声大哭,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 。
6、绝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 , 梅花入梦香 。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
鉴赏: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 。“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 。“瘦”字用得生新 , 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 。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 , 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 。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 , 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 。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 , 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 。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 。可怜者,可爱也 。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 , 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 。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 , 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
7、春行即兴
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 
芳树无人花自落 , 春山一路鸟空啼 。 
鉴赏: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 , 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 , 景是客 。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 。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 。”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 。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 , 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
8、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鉴赏: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 。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
9、夕阳楼
唐代: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
鉴赏:这首诗以眼前看到的景物入手,以艺术的手法来诠释心中的愁绪和感慨,读起来沉郁真挚,依稀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花明柳暗、高楼独立、孤鸿飞翔的画面 。李商隐用他生动的笔墨,既写出了夕阳楼的真实风景,也尽情倾诉了他的心事和渴望 。
10、春晚
宋代: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
试数交游看 , 方惊笑语稀 。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
鉴赏:这首诗前四句选用依依的杨柳、飞舞的蝴蝶、飘落的花瓣、掠水的燕子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富有特色的晚春图 。后四句,诗人由晚春之景联想到人生,惆怅不已 。第三联,不仅写出了诗人笃重友情 , 要与朋友一起欣赏这美景,而且以“笑语”反衬“惊”,形成巨大的反差 , 突出心灵震动之强烈 。最后一联,诗人感慨生命的短促 。晚春是一季之终结,斜晖是一日之终止,倚杖于晚霞中的老人心中充满了寂寥哀伤之情 。结尾含蓄蕴藉 , 余味无穷 。
如何对古诗词赏析一、基本方法思路: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 , 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
二、分辨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1、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
2、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
3、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
4、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
5、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 。
6、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
7、咏物: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 。
8、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
9、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 。
10、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 , 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
三、分析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 。
古诗文赏析_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答题例子:
1、汉代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赏析:这是一首成功的凯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 。全诗充满着一种王霸之气 , 成王者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几年兼并战争的胜利,造就了刘邦的王者气魄,但很难彻底清洗他原本市井流氓的无赖习气,处处表现了他志满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征 。
2、唐代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 , 一觉醒来 , 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诗词赏析
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赏析如下: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 , 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 , 令人回味无穷 。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赏析如下: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 , 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 , 一叶小舟 , 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 , 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 , 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 , 不会被雪盖住 , 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 , 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 , 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 , 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 , 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 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 , 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 , 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 , 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赏析如下: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 , 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 , 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 , 写山的高峻 。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鉴赏如下: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随着诗人行舟 , 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 , 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
    “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 , 江水穿过天门山 , 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 , 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 ,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 , 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 , 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 。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 , 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 。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 , 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 , 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 。“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 。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赏析如下: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 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 , 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 , 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 , 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 , 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 , 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 , 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 , 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 , 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 。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 , 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 , 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 , 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 。有人说,诗忌说理 。
    这应当只是说 , 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 。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绝句总共只有两联 , 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 , 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 。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