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刘先银评论说:东方思想的传承看到了中国的圣贤的身影(11)


当跳出局外 , 站到书法这个角度上来审视大师的作品 , 似乎令人很是失望——找不到一点“华巧”的笔法与布局技巧 , 诸字排来如布“算子” , 平整单调 。 如此简单排列的字 , 缘何深深的打动了人们?且让我们略作解构:一根无有起始的中锋圆净线条贯穿了所有的字 , 它表达了一种简单、广大、柔韧、和睦 , 楷化的造型和点画的简化及无有连绵的笔画形诸于静穆、简洁的审美感受 , 清长不事武姿(结字如颜真卿系列的“武夫”式的形态)的结体和宽绰的行间距、字间距酿造出空灵、散淡、无刚无火的氛围 。 而对书法中俗家所耿耿一求的变化伎俩不屑一顾(如 , 相近两字的稍作变异处理 。 相类笔画的变化调节、字的粗细变化、章法的倾欹、摆动等等) 。
凭借这样一些信息 , 大师把他的境界传达给了人们:一种高度自然的、摒除一切华美与秀饰的、没有任何雕琢痕迹的清淡、无为的境界 。 这又是一例古典的“书如其人”的绝佳诠释 。 盖所谓的“书如其人”当以作“书如其情”“书如其境”作解吧?“无情”“无境”当肯定写不好字的 , 或者如人们所说的“三分字内功 , 七分字外功” , 抑如弘一大师所云的“学一分佛法增一分字 , 学十分佛法增十分字” 。
如若把大师在俗时的书法与遁入空门之后的书法作一比较 , 一些有趣的现象颇有益于我们 。 与弘一法师的享尽荣华的前半生和誓入佛门的后半生突变一样 , 观照其俗世所书与离世之书 , 两者之间 , 似直无任何系连之处 。 弱冠而名 , 音乐、文章、绘画、戏剧、书法等皆领一代风骚 , 享誉海内 , 可谓人生灿烂之极 。 因而此时期的书法显现出强烈的进取色彩:方笔严整、笔画粗壮 , 结构严谨 。 章法变化多端 , 意气逼人 。 一派的技巧与刚烈 。 但是 , 这时期的书法 , 却并无夺目的光彩之处 , 除了把古人的各种笔法统统的显露出来之外 , 没有任何的新鲜东西——古人的一种翻版 。 这让我们产生怀疑 , 为什么丰富的技巧 , 反面不如单一的(或者说没有技巧)感人呢?
书法自远古诞生之时 , 并无技巧可言 , 随着审美的递变 , 为表达不同的情感与理念 , 技巧便丰富起来 , 亦即可说不同的技巧表达了不同的审美理念 , 不同的技巧化合会表达出不同的情趣与境界 , 当众多的技巧积在一起并诉之于一幅作品 , 那就典型如郑板桥 。 择其一、二而从 , 则顿然大家(当然须依情感而择 , 如现在诸多人所写的碑、王铎——实不是他们的情感 , 更无从谈境界) 。 弘一大师 , 文章德器兼备 , 择一而从(圆净的线质与散淡的造型与章法——朱耷的影响与技巧)即达上乘 。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 , 或认为弘一大师的继承是谬论——因为他藐视了堆积如山的技巧 , 推为反判 。
在慨叹弘一法师的聪慧与境界同时 , 另一个可生望洋兴叹的现象又令人自卑:能抛弃一切荣耀与市侩 , 为一个信念(或理想的境界)而立马顿悟 , 从而达于无上之境 , 我辈为书者何时可达此?!更惘谈预卜未来 。 苟能达到“悲欣交集见观经”的苍茫迷蒙 , 亦不枉为书一生了 。
无态而具众美 , 是对法师书法的一句简单译解 。
弘一法师诗选
1.咏菊亭亭菊一支 , 高标矗晚节 。 云何色殷红 , 殉道夜流血 。
2.送别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 , 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 , 地之角 , 知交半零落 。 一杯浊酒尽馀欢 , 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 , 夕阳山外山 。
3.三宝歌人天长夜 , 宇宙黯暗 , 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 , 众苦煎逼 , 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 , 南无佛佗耶!佛佗耶!昭朗万有 , 任席众生 , 功德莫能明 。 今乃知 , 唯此是 , 真正归依处 。 尽形寿 , 献身命 , 信受勤奉行!二谛总持 , 三学增上 , 恢恢法界身;净得既圆 , 染患斯寂 , 荡荡涅磐城!众缘性空唯识现 , 南无达摩耶!达摩耶!理无不彰 , 蔽无不解 , 焕乎其大明 。 今乃知:唯此是 , 真正归依处 。 尽形寿 , 献身命 , 信受勤奉行!依净律仪 , 成妙和合 , 灵山遗芳型 。 修行证果 , 弘法利世 , 焰绩佛灯明 , 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僧伽耶!统理大众 , 一切无碍 , 住持正法城 。 今乃知:唯此是 , 真正归依处 。 尽形寿 , 献身命 , 信受勤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