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 三 )


智能科技、新媒体与全球传播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智能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数字人文介入剧场艺术,在国内外的先锋戏剧、后现代剧场实验中形成了跨学科跨媒介的潜流。大数据和新媒体深刻改变着21世纪人们的生存方式,它们也对戏剧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
第一,戏剧舞台层面,早期的多媒体技术将舞台、布景、音效、灯光、影像等不同形式灵活切换和组合,极大丰富了舞台的视听觉元素。21世纪数字技术的渗透对舞台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人工智能植入与应用剧场后,人机互动的舞台创造力和表现力有了更多可能性。与此相应,智能技术与剧场艺术的交叉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第二,观演关系层面,科技不断革新表演手段与观看形式,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剧场实验改变了舞台演出空间,逆转了表演与观看的主次关系,颠覆了传统的剧场观念。互联网中涌现的网络虚拟剧场的实践热潮,更是将表演与观看的互动关系推向数字化、虚拟化方向,网络观演引发了关于何为“戏剧”(Theater的希腊文词根意为“观看”)等核心问题的探讨,戏剧表演的新技术体验与传统剧场的生命力如何延续等问题不断被抛出,中外戏剧经典面临挑战。
第三,资源共享与全球传播层面,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有利于形成中外戏剧的大数据信息,如挪威易卜生中心的“易卜生全球舞台数据库”(IbsenStage),其利弊同时存在:全球用户可分享资源,但网络资源善用者和不善用者的数字鸿沟日益明显。同时,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戏剧数字空间,既部分拯救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萎缩的剧场,又在全球网络社区形成了戏剧全球传播的新路径。比如话剧爱好者和戏曲戏迷们利用新媒体聚集于数字空间,TikTok、Youtube、Instagram、Facebook、Twitter等海外视频、社交新媒体应用与网站的一些用户,自主制作或上传中国戏剧文化的数字资源,展开延伸性评论,进行直播表演,利用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自发自觉地传播了中国戏剧文化。这些数字传播现象和网络传播群体的出现,为中外戏剧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最鲜活的素材。
21世纪的戏剧跨文化研究不仅要关注戏剧的数字人文现象和全球传播路径和方法,揭示其内在规律,更需要加强中外戏剧经典在舞台艺术、虚拟空间和大众媒体文化等多层面的交流互通。
戏剧的跨文化对话:多元文明互鉴
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对话与双向交流,承担着促进多元文明共生共存,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责任。一言以蔽之,认知中外异同,建设话语体系,构筑自我形象,传播多元文明。
对中外戏剧传统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东西方不同的舞台美学和表演体系,揭示中外戏剧的相通性和差异性。对于中外戏剧经验的异与同,如果仅站在本身的戏剧传统观之,很难得到准确的认知。而站在跨文化和比较戏剧的视域审视戏剧的本体、结构乃至整个演剧体系,能更准确地认知东西方差异化的戏剧经验和历史走向,进而洞悉它们相通的戏剧性内核以及歧异的理念与形式的内在缘由。
中国戏剧亟待构建自主的理论话语体系。以跨文化戏剧的视野考察中外戏剧经典剧目的交融、多元剧场文化交织,应深挖背后的学理依据,即从戏剧学本体、表演理论、剧场理论以及跨文化阐释和传播理论,透视戏剧跨越文化边界、跨越类别边界的价值和意义。在理论范式上,中国的跨文化戏剧研究要突破二元对立模式,如西方中心与非西方边缘、强势戏剧文化与弱势戏剧文化、西方行动式戏剧观与中国表达式戏剧观、原典与替补、本源与衍生等基于二元模式的思维定式,利用多元化的戏剧理论资源,批判性地建构戏剧理论研究范式。在中国戏剧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方面,应以研究中国特色的戏剧经验和探索学术话语表达为己任,一方面汲取本民族戏曲传统的营养,另一方面主动取用外国戏剧宝藏的精髓,在完善戏剧研究的学科、学术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戏剧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的话语体系,对世界讲好中国戏剧的历史脉络、概念术语、特点优势,为中国戏剧的理论和实践开拓有价值、有意义的未来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