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阿斯哈·法哈蒂:与其说关注婚姻关系,不如说是关注家庭关系( 四 )


拍摄《关于伊丽》之前,法哈蒂则让演员们演练这家人日常是怎么生活的。法哈蒂说:“其实每一部电影的排练方式都不一样,但最重要的排练是在正式拍摄之前。因为我在戏剧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在实拍前肯定要像戏剧一样去排练。像《关于伊丽》这部电影,我们排练了大概4个月,其他则少一些。但我们不单单是排练剧本里的场景,还排练剧本上没有写的场景。”
对于选择演员,法哈蒂表示,针对每个剧本,每个角色,选演员的方式都不一样。“因为剧本是我自己写的,所以每个角色的形象都会在我的脑海里,我会去找贴近这个形象的演员。我会挑选最好的演员,也会挑选没有出镜经验的演员。实际上我更喜欢挑选没有出镜过的演员,因为他们跟生活比较贴近。但是他们确实没有办法演一些复杂性的角色,所以这两种演员结合起来会是非常好的搭配。我会先看演员的照片,看他们是怎么样的性格。我觉得第一眼非常重要,但有时候也很危险。”
本土化和世界性并不是两个互相对立的概念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大获成功后,法哈蒂也开始前往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进行电影创作,拍摄了《过往》《人尽皆知》等知名作品。对于自己在欧洲的创作经历,法哈蒂表示,“这个经历对于我而言是比较有趣的,我们能够在拍电影的过程当中了解另一个文化,学到很多关于另一个文化的知识,这大大扩展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的世界观。”
在伊朗和欧洲拍摄电影自然有着很多不同,谈及区别,法哈蒂表示,自己在伊朗拍片的时候,因为环境、地点和文化非常的熟悉,所以相对而言拍片会更加轻松,有很多想法也能更好落实。“在伊朗拍片和在外国拍片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伊朗我能更好的执行、维持创作,在外国拍片可能无意识创作的执行状况没有那么好,因为都是既定的,都是已经安排好、规划好的。”
而对于自己在欧洲拍片,法哈蒂说:“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相似性多过于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有勇气在其他国家拍摄。我在进行剧本创作和电影拍摄的时候,实际上在我脑子里面只有一个观众,这个观众就是我自己,我问问我自己,如果是我看这个片子的话,我会不会相信。”
法哈蒂认为,很多具有世界性的电影都可以被称为本土化的电影,“正如有一句古话所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它们都真实地反映自己所生存的国度以及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很多我深受其影响的大导演,如德·西卡、费里尼,他们其实都非常具有本土性,因此本土化和世界性并不是两个互相对立的概念。”
也因此,无论是在伊朗还是在欧洲,法哈蒂在他的作品中都持续关注当代人的婚姻关系,因为“家庭关系在全世界都具有强烈的共同性,每一次谈家庭的时候,我们就会自动地谈社会问题,因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在家庭当中发现。”
【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阿斯哈·法哈蒂:与其说关注婚姻关系,不如说是关注家庭关系】文/本报采访人员张嘉供图/BJ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