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er|王炎|为何爆火的是《鱿鱼游戏》而不是《沙丘》?( 四 )


到了数字技术时代 , 拍电影的概念就变了 。 首先没有胶片成本 , 另外剪辑变成了电脑剪辑 , 操作起来极其容易 , 现在几部摄影机拍一个电影镜头是极其常见的 。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李安拍《色戒》开头一分多钟的打麻将镜头 , 他大概用了16台摄影机拍摄各个角度 , 然后把各个角度的画面剪辑在一起 。 其实这种打麻将的镜头是没有戏可看的 , 但他会拍一个耳朵、一只眼睛、半边脸或一张麻将牌的特写 , 大量不到一秒的短镜头迅速地闪 , 看得人眼花缭乱 。 我觉得《色戒》在开场就给人一惊 , 出手不凡 , 这都要靠数字技术 。 后来又产生了CGI(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 可以做出逼真的奇观景象 , 经典案例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侏罗纪公园》等等 。
Warner|王炎|为何爆火的是《鱿鱼游戏》而不是《沙丘》?
文章图片

发行模式也会改变内容 , 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 。 片厂发片的经典模式是commitment logic , 依靠影迷、影评人和同行共同通过一个事件性的过程来做宣传:第一步 , 电影出来之前先放风 , 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消息;第二步就是首映 , 把导演明星都请来开一个大party , 请名人写东西 , 在上海北京大电影院路演 , 一两周之后其他影院再放;在这个时间差之中 , 影迷和影评人把上映当作一个事件谈论 , 口耳相传 。 而网络平台遵循的是convenient logic , 依靠的是数据 。 比如有一部美剧叫《发展受阻》(Arrested Development) , 上世纪90年代一个电视台放这部美剧 , 觉得收视率不行 , 中途就停放了 。 后来 , 网飞选择把这片子捡起来重新制作 。 为什么呢?
电视台统计的收视率极其粗放 , 主观性较强 。 网飞会特别强调完播率 , 以及有多少人在第几集弃剧 , 然后跟踪这些弃剧的人转到了什么其他APP;另外 , 它还会通过网络推送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 比如你看了一个电视剧 , 它会问这个类型、这个演员或者情节等等你是否喜欢 , 最后做出一个综合计算 。 为什么网飞会重新捡起《发展受阻》这部剧?就是因为这些数据告诉它 , 这部片子有潜力 , 最后这部片子的效果也还不错 。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 就是说电影放映不再依靠导演、电视台老板和投资人根据收视率形成的比较主观的判断 , 而是很大程度地依据用户的反馈 。
还有一个例子 。 有研究认为 , 电视台剧集的第一集绝不敢出现杀狗的镜头 , 但是网飞的剧可以 。 因为电视台有所谓的pilot(试播集) , 如果pilot失败了 , 整部剧全毁 , 但是网飞不在乎 。 网飞可以把整部剧放上去 , 有些marginal user可能会看这种另类的剧 , 而且观众不一定是线性的观看顺序 , 他可能先看后边的剧集 。 这也使得网飞的内容类型更为多元 。
张之琪:有一些运用了高清或者3D技术的电影一定要在院线看 , 而且要在特定影院的特定电影屏幕上看 , 比如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 您觉得这类电影还能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吗?
王炎:类似李安、斯皮尔伯格这种老导演有着让影院复兴的强烈愿望——李安是用特效和高清的方式 , 斯皮尔伯格是采用新概念的3D , 即不用3D眼镜而是靠银幕弧度来实现新的立体感——他们认为这些是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不可能替代的 。 我觉得这种尝试是有益的 , 但也让我想到 , 在1950年代 , 当时电视普及到了80%左右的美国家庭时 , “电影死了”的预言就已经出现 。 在数字技术或者流媒体出现之前 , 这个预言也一直没停过 。 但事情的另一面是 , 电影一直就没死——那个时候大家说电影院肯定竞争不过电视 , 而当时大的电影厂的回应方式和李安、斯皮尔伯格有相近之处 , 就是打造超宽的cinemascope , 让观众体验到很强的浸润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