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古代诗歌鉴赏( 二 )


第一、二句中黄与翠、白与青,互相映衬,物象的色相、明度、彩度之间相互协调,整个画面展现出清晰的空间感与和谐的暖色感。
(4)拟声词
作用:使诗句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范例: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古代诗歌鉴赏
文章插图

2.把握倒装句法
缘由:“近体诗”、词和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因此需要倒装。有时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也采用倒装的句式。
范例: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原对句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但将“孤城”前置,不但符合七绝平仄格式,而且突出、强调了玉门关所处的孤立突兀的地势。
又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应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画面中心是“竹”“莲”,便归于静止。而原句中“竹喧”“莲动”,就使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从而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因为“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持续。
3.语言风格
概念: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类型:
(1)清新雅致
概念: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饱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范例: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揭示了自然界万物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新生事物刚一露头,就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一生活哲理。
又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都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2)平实质朴
概念: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范例: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毫无难解之处。又如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语言质朴无华,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3)含蓄隽永
概念: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即“字短情长”。
范例:李商隐《夜雨寄北》。天各一方的夫妻彼此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做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4)绚丽飘逸
概念: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
范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5)雄浑壮阔
概念:指诗歌骨力雄健,气势浩瀚,境界辽阔。雄浑壮阔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朝气蓬勃的活力和欣放向荣的景象。其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作,大多具有雄浑壮阔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