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古代诗歌鉴赏( 七 )


比兴与象征的区别在于,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是象征。
(2)比拟
概念: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或赋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为动作。
作用: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
范例:
①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将菊、兰、明月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事物,表现了女主人公难以排遣的离愁。
②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后两句运用拟物手法,把无形的愁苦形象化,表现了离愁的难以排遣,成为千古名句。
(3)双关
概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作用: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范例:
①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南朝乐府《西洲曲》
“莲子”属于谐音双关,是“怜子”“爱你”之意。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丝”谐“思”的音;“泪”字语义双关,明指蜡泪,暗指相思之泪。
③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晴”谐“情”的音,实指情思。
(4)借代
概念: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
范例:
①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古代诗歌鉴赏】“衣冠”代指晋代士族,即名门望族,因为他们戴高高的帽子、穿宽大的衣服招摇过市而显耀自己的身份。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代指富豪之门,富豪之家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5)夸张
作用:突出特征,揭示本质;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给读者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范例:
①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
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坚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物形象鲜明。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秋浦歌》
白发因愁而生,长达三千丈,该是多么深重的愁思!以此写愁,夸张出奇句。
③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后两句兼用比喻和夸张,承上句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把抽象的愁思化为具体的形象,既写出了愁思的深重,又饶有新意。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古代诗歌鉴赏
文章插图

(6)通感
概念: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将人的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转换。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范例: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②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