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把杨绛还给文学( 三 )


这本书我非常认真地读了 , 第一感觉 , 它是一本很严谨的书 。 我自己不是学中文出身 , 没有上过中文的课 , 读这样的书 , 首先就是觉得它周全、周密 , 我很佩服它材料收集的全面 , 这里面我很感兴趣想知道的 , 都谈到了 。 再一个这本书从戏剧、小说到散文 , 把杨绛的文学世界都谈到了 , 确实之前没有这样的书 。 我通过这本书长了很多见识 , 比如杨绛先生最早的成就其实是戏剧 。 她写过三个戏剧 , 其中一个没有留下剧本 , 现在留下的有两个 , 一个是喜剧 , 一个是悲剧 。 书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 它有“喜智与悲智”这样一个概念 。
我自己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想跟吕约老师探讨一个事 , 是不是杨绛的翻译生涯也可以作为她的文学生涯一部分?还有我当年编《杨绛散文选集》的时候 , 我编了四篇论文在里面 , 我觉得杨绛的论文就是散文 。 当时把这个目录给杨绛先生 , 杨绛先生也还比较认可 。 文论是不是创作部分?是不是散文部分?是不是观念?这些东西是她的观点 , 也是她文体方面的一种贡献 。
刚才吕约老师谈到杨绛一个很大的贡献 , 就是白话文的文体方面 。 我自己觉得她的《干校六记》《杂忆与杂写》《将饮茶》这一批文学作品对汉语的贡献 , 其实和小说是可相媲美的 。 说实话 , 杨绛先生之前 , 钱锺书先生的几篇之后 , 1949—1976年之间的文论都没办法看 。 杨绛是把整个风气改变了 。 文论是不是也可以被当作散文创作?其实她的文论对我写文章影响更大 , 《艺术与克服困难》不知道看过多少遍 。 我觉得能把文章写成那样 , 一是有心得 , 二是作为文章不光有价值 , 且确确实实能把价值说出来 , 这在整个当代文学里面都很少见 。
这两点跟吕约老师讨论一下 , 这个文学世界是不是可以再大一点?就是这么一点意见 , 当然这个意见不一定对 。 针对杨绛小说 , 有时间可以接着讨论 , 比如《洗澡》 。
翻译和文论是创作有机的组成部分
吕约:先回应一下止庵老师提的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 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 , 在网上读过止庵老师的文章 。 止庵老师提到杨绛散文的独特价值 , 就在于从1949年起 , 也就是我们说的“17年文学” , 更多是政治式散文 , 而杨绛开拓了散文记事的传统 , 拓展了叙事散文的表现领域 , 丰富了它的表现形式 。 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观点 。 散文其实是杨绛研究中的重头戏 , 虽然她最早以戏剧家身份登上文坛 , 登上唐弢先生《文学简编》 , 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都把杨绛作为民族戏剧的经典作家 , 重点讨论其戏剧方面的影响和成就 。
小说是杨绛创作里面我认为非常可惜的部分 , 不够多 , 她没有完成文学理想和用尽文学才华 。 她其实特别会编故事 , 编得轻松幽默 。 刚才为什么说鲁迅特别沉重、愤怒 , 而杨绛虽然暗藏着讽刺 , 但又活泼开朗 , 就是我说的喜剧能理解悲悯 , 他们是一个怒 , 一个喜的风格 。 杨绛非常有小说才华 , 她说过这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写小说 。 为什么止庵老师原来做学者 , 后来也写小说?小说是很多作家心中的梦想 。 杨绛的短篇小说《洗澡》非常有名 , 她最可惜的是80年代写了一个差不多20万字长篇小说 , 但她把它废了 。 杨绛跟钱锺书一样 , 在对待自己方面是一位完美主义者 , 有一种语言的洁癖 , 自己不满意就把作品废了 。
刚才止庵老师提到翻译和文论应该是杨绛创作有机的组成部分 。 作为翻译家 , 大家都读过她翻译的《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 , 在谈她的文学创作的时候也不可避免涉及翻译 , 就因为有文学观念和趣味在里面 。 实际上杨绛的文学翻译跟自己的文学创作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 分析到具体文学创作的时候 , 可以不断地印证 , 比如翻译观念、翻译选择、翻译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