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新时代北京,如何“书”写?( 三 )


——徐则臣经典小说集《跑步穿过中关村》《如果大雪封门》修订再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如是说。
对话篇
老北京底蕴+国际化视野
造就新时代北京故事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专访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就北京文学的走向,韩敬群表达了他的观点。
北青报:近些年,您观察到北京故事写作的哪些新变化?
韩敬群:以前作家写北京故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京味儿文学”,背景放在那个时代的北京,地理坐标多为胡同、大院,人物多为老北京土著,语言也有明显的北京方言特色。而现在,时代飞速发展,北京这座城市也日新月异、焕然一新。如今,北京成为了国际化一线大都市,北京城里发生的故事,也与之前的“老北京故事”有了明显的不同,这当然也体现在了作家的创作中。现在作家写北京,不仅关注极具老北京特色的地标、语言、人物,更把注意力放在了身为国际化都市的北京的包容性、城市特性、现代性上。老北京的底蕴+国际化的视野,造就了新时代的北京故事。
北青报:您观察到青年作家写北京有什么新风向?
韩敬群:北京文学从最开始的老舍,到后来的“新京味儿文学”开创者王朔,再到现在的石一枫等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发展脉络与时代特性。现在,比较成熟的青年作家写北京,大抵分为两类,一类是北京土著作家写北京,比如石一枫、孟小书等作家;一类是新北京人写北京,比如徐则臣、付秀莹等作家。第一类作家,多以主观视角书写北京故事,仍带有浓郁的北京特色,却也有了明显的现代特性。而第二类作家写北京,多是写北漂来北京奋斗的故事,别有一番风味,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我认为,接下来,“新北京人”作家写的北京故事会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体系,这也符合北京这座城市越来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而我也看到,现在一些90后作家,已模糊了北京的民俗概念,只把北京当做一座大都市来写,这也许将形成新的城市文学系统。
北青报:从出版角度,北京文学如何做出新亮点吸引更多年轻读者?
韩敬群:现在的非虚构文学很火,有很多公众号都在发表这类文章,旨在让读者看到城市中每一个角落的生活。从出版角度来看,书写北京文学故事仍应该紧贴现实。现在的现实与以前的现实不一样了,现在的现实故事,需要更多的眼睛去观察。作家写北京故事,要保持真诚,挖掘真实,才能吸引更多年轻读者。
北青报:新时代北京的故事,你们期待与怎样的新作品相遇?
韩敬群:作为出版者,我们一直特别关注文学如何体现这个时代的故事。新时代北京的故事,如何落实到作家笔下,落实到虚构作品中,其实是特别重要的话题。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现实生活中涌现了很多生动蓬勃的人物故事,我们特别期待看到鲜活的时代和城市故事。相信有很多作家尽心尽力地书写这样的故事,让新的文学、新的人物阐释新的时代使命。作为出版者,挖掘、寻找到这样的好作品,我们责无旁贷。本版文/本报采访人员 张知依
统筹/满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