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国职业社交简史:Copy to China时代的岔路( 二 )


这个产品功能使得网站自然访问流量爆发式增长 , 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谷歌上搜索他感兴趣的人的名字从而来到LinkedIn的产品 , LinkedIn则因此完成了里程碑式的一次进化 。
LinkedIn拥有多元化经营模式 , 主要收入来自于其提供的人才解决方案、营销解决方案及付费帐户 , 其中 , 人才解决方案即招聘服务占LinkedIn总收入的65%以上, 是它业务模式中最重要的服务和工具 。 2011年5月20日 , LinkedIn在纽交所上市 , 按首日收盘价计其市值达89亿美元 , 2016年6月13日 , 微软宣布将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时 , LinkedIn市值在150亿美元左右 。
“中国版LinkedIn”折戟 , 职业社交的土壤在哪?LinkedIn的成功 , 让社交招聘模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 。 数据显示 , 2012年在美国的受访公司中 , 有超过五分之四的职位将通过社交网络来招聘 , Linkedln已经取代报纸成为新职位的信息来源 , 73%的财富100强公司通过其进行人员招聘 。
这代表着LinkedIn开创的职业社交与Job-Board模式(Monster , Seek , 前程无忧 , 智联招聘)、职场点评模式(glassdoor)、职位搜索引擎(indeed)成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被验证的四大模式 。 这一领域在全球吸引了野心勃勃的创业者 。
在同样注重职场人脉的中国 , LinkedIn也收获了众多“门徒” , 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 一直是包括Linkedin在内的职业社交平台与本土创业公司眼中 , 充满魅力的神秘“金矿” 。 彼时正是中国互联网Copy from Silicon Valley的黄金时代 , 似乎只要照搬美国的模式到中国 , 就可以在东方造出印钞机 。
早在2004年 , LinkedIn在美国不愠不火时 , 以北京的天际网和上海若邻网为代表的国内第一批职业社交网站就已经正式上线 。 此后 , 2005年5月 , 实名制商务社交网络平台人和网在杭州成立;2008年底 , 曾经参与过ChinaRen、人人网创建的王秀娟在北京成立主打职场社交的大街网;2010年 , 以注册会员高端为特点的优士网上线 。
与此同时 , 感觉受到冲击的传统招聘网站也开始寄希望于职业社交寻求转型 , 2011年3月 , 智联招聘和人人网合作推出经纬网;同年5月 , 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两大招聘网站联手腾讯推出社交招聘的应用组件;前程无忧则在当年的改版中推出了名为“机会敲门”的、有社交色彩的功能频道……
如雨后春笋的本土职业社交网站 , 尽管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 比如大街网主要面向高校、优士网专门面向中国优秀职业人士 , 创业者和企业家等 , 但它们都自诩“中国版LinkedIn” , 在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 , 也基本上完全致敬了LinkedIn 。
然而 , 这些红极一时的明星公司之后或倒闭、或转型 , 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之一 。
【社交|中国职业社交简史:Copy to China时代的岔路】事实上 , 国外成熟的SNS也未能逃脱折戟中国的命运 。
比如 , 德国领先的职业社交网络Xing , 2005年就开始尝试进入中国 , 但其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不太顺利 。 2009年Xing中国公司高管一直发生更迭 , 原总裁宋新宇离职 , 之后Xing彻底退出了中国 。
LinkedIn的强劲对手 , 由两位大学毕业生在法国创办的Viadeo在2007年通过全资收购天际网进入中国 , 并把中国视为最主要的市场之一 。 2014年在法国上市时 , Viadeo的招股说明书中 , 中国题材和故事便占了50% 。 然而在2015年12月24日 , Viadeo以“没能在2014年的IPO中筹到目标资金”为由 , 宣布关闭其在中国的运营部门 。
对于职业社交在中国的“翻车” , 有人认为是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不高 , 也有人认为是中国人没有职业化场景社交的习惯 。 但不管原因归向何处 , 从业者间开始有了一个声音:中国没有职业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