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冯骥才荣膺2021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杰出作家”( 三 )


南都:小说的20多万字是一气呵成的吗?
冯骥才:我写《艺术家们》这部小说时特别快 。 第一遍下来可能也就是两个月多一点 。 写完以后修改了一段时间 。 如果不是新冠疫情蜗居在家 , 这个小说根本写不了 。 因为我的时间特别紧张 。
但疫情突然就中断了我很多联系 , 跟谁也不能见了 。 这段时间给我一个巨大的财富 , 就是连贯的、完整的几个月的时间 。 平常我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时间 , 而是时间不连贯 。 写小说的人要跟他虚构的人物在一起生活 。 你就是跟你家人在一起 , 面对面 , 你脑子里想的也是你虚构的人 。 你家里人当然已经习惯你了 , 一般人不习惯你 , 觉得你怎么忽然就走神了 , 也不听人说话了?实际上你在跟你虚构的人物交流 。 虚构的人物在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遭遇 。
对于我来讲 , 写短篇得要一个礼拜 , 写中篇我起码要二十天到一个月 , 写长篇就得几个月的时间 。 我在写《俗世奇人》的时候基本是放假和过年的时候写 。 写《俗世奇人》最快的时候我一天可以写两个短篇 。
为什么呢?不是我本事大 , 而是这个东西在我心里憋的时间太长了 。 有时间它就会蹦出来 。
但是长篇不行 。 写长篇必须有一段比较长的充裕的时间 , 而且要“与世隔绝” 。 整个那段时间 , 天赐的 , 全给我了 , 很美妙 。 所以我一口气就写下来了 。 你看这本书你一定觉得很顺畅 。 为什么呢?因为压得太久了 , 就像火山一样 , 岩浆压的时间越久 , 喷发出来的力量就越大 。
有现实原型 , 你才好去感知他
南都:读完小说后我有一个感觉 , 小说前半部分楚云天的经历跟您自己人生的某些阶段十分接近 , 所以 , 这个小说里到底有哪些是取材于您的真实生活?
冯骥才:小说的人物实际都是虚构的 , 但一般小说的人物都有原型 , 特别是主要人物 。 如果没有原型 , 没有一个生命的实体 , 你就不好感觉他 。
就是城市也有原型 。 比如贾平凹写商州 , 或者莫言写高密;就像天津是生我养我之地 。 王安忆写上海得心应手 , 因为那是生她养她的地方 , 她从小跟那个地方水乳交融 , 她的情感、她的生命的气息 , 跟那个地方都是沟通的 。 所以人物搁在那儿 , 自然就活了 。
人物就像城市一样 。 城市你把它搁在一个熟悉的地方 , 你就好感觉它 , 所有地理位置、风物、环境 , 周围人的性格 , 就都是活的 。 如果完全虚构一个你不知道的地方 , 你可以把你知道的地方换一个名字 , 但这个地方的感觉必须是你熟悉的 。
人也是这样 。 这个人物必须有可感觉的现实依据 。 比如我在生活中发现那个人物和我写的人物特别接近 , 我就把这个人物无形中而不是有意识地写进来了 , 使他成为一个原型 。 原型的意思不是说一模一样照着他来写 。 作家从自己最熟悉的那些人身上去找生命最可感的东西作为原型 。 一些其他人物的特征 , 如果能跟这个角色生命融合 , 变成同一个个体 , 那自然而然也被写进来 。 也可能再加上作者自己的虚构 。
所以你刚才那句话说得特别对 , 《艺术家们》上半部我的东西很多 , 到了下半部我的东西就很少了 。 上半部我主要写六七十年代的艺术青年 。 那个时候没有艺术事业 , 他们没有社会责任 , 但是他们有对艺术一往情深的挚爱 , 有艺术的梦想 , 美的梦想 。 这么一群人他们在一起抱团取暖 , 共同感受艺术的气息 。 小说里的“三剑客”是非常好的朋友 , 他们的友谊也特别珍贵 , 那就是我的年轻时代 。
我写的时候 , 我周围的那些人自然而然就进来了 。 因为过去的生活里的记忆 , 总是把最让你感动的东西留存下来 。 那些人很容易就进入了我的小说 。 可能是他们的相貌 , 也可能是另外一个人的相貌 , 加上他们的个性 , 还有另外一个什么人的细节 , 或者是我想象出来的东西……自然而然就把它们放在一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