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冯骥才荣膺2021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杰出作家”( 四 )


因为楚云天是《艺术家们》里最主要的人物 , 而且我想用他来表现我的角度 , 我要揭示我的角度 , 我个人就很容易带入 。 我把自己写进来的时候 , 一定带着我的经历 , 带着我的故事 , 带着我的情节 , 最重要的是带着我的心理和对艺术的感觉 。 这样 , 等人物都进来以后 , 我已经知道艺术家在新的一个时代里会如何行动 。 每个人会怎么做 , 我心里都明白 。 他们就“自由发展了” 。
南都:所以您就像“架构师”一样 , 完成了前期定调的工作以后 , 小说就开始自由发展了 。
冯骥才:说实话我根本不知道它会怎么发展 。 当然我有一些大概的想法 。 我知道我的朋友们有的沉沦了 , 在市场社会里 , 被消费社会的准则所左右了 , 被庸俗社会观侵蚀了 , 非常有才气的作家 , 最后崩溃了 。
比如我写洛夫这个人物 , 我自己认识的好多艺术家 , 有更悲惨的自戕 。 什么样的都有 。 也有的艺术家没有那么大的才气的 , 时代让他开阔了眼界 , 激发了他的创造力 , 但后来也沉沦了 , 在生活中慢慢烟消云散了 。 也有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 , 坚守艺术的 , 这样的艺术家特别少 。 比如我在小说里写了两个人 , 一个是高宇奇 , 一个是易了然 。
我也写了唐三间、屈放歌 , 这些人都有生活原型 , 在市场里呼风唤雨 。 他们在市场上太成功了 , 有那种大老板式的财大气粗 。 在市场社会里 , 我们对画的标准影响了两部分人 。 一部分人是普通观众 , 他们衡量艺术的标准已经变成了画市上的价钱了 , 但市场的价钱充满了虚假 。 这是一个极端 。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真正影响或者腐蚀了我们的画家 , 使画家没有为精神工作的纯粹性了 , 他失去了艺术家的本质和气质 。 就像我写的洛夫这样的人 , 非常有才华的艺术家 , 但是他们被市场收买 , 最终又被市场抛弃 。
尽管近二十年我一直在田野奔跑 , 在做古村落的抢救 , 非遗的抢救 , 但是我相当一部分的目光注视着艺术界 , 我也注视着作家们 , 我有时候有忧患 。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没有出现80年代罗中立画的《父亲》那样的作品 。 因为我们的时代缺了80年代艺术家的纯粹性 , 以及对时代的激情 。
南都:《艺术家们》里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中国艺术家群像 。 您觉得哪个人物是写起来最艰难 , 最耗心力的?哪个人物是您个人最喜爱的?
冯骥才:实际上 , 如果我像写楚云天这么写高宇奇这个人物 , 肯定是很难写好的 。 因为我是从楚云天的角度去写的 , 小说里最有理想主义色彩的 , 或者我最崇尚的人物 , 或者楚云天最崇尚的人物 , 实际是两个人 , 一个是高宇奇 , 一个是易了然 。 我都没有把他们放在楚云天的身边 , 不像罗潜和洛夫 。 这两个人没有和楚云天生活在一起 。 我把他们放在远处 , 一个在安徽 , 一个在河南 。
因为我觉得 , 只有放得远了 , 有距离了 , 这个人物才能更理想化 。
好多人知道高宇奇的生活原型是李伯安 。 实际上 , 我在写小说的时候 , 跟我现在对李伯安的感觉是一样的 。 在我心里 , 李伯安就是一个神 。
我跟李伯安的故事可能你也知道 , 关于李伯安的第一篇文章《永恒的震撼》是我写的 。 我认为 , 如果说20世纪前半个世纪最伟大的画是蒋兆和的《流民图》 , 后半个世纪最伟大的画应该是李伯安的《走出巴颜喀拉》 。 它是永远留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幅画 。 这个画家最了不起的是 , 他一生从来没有卖过一张画 。 价格不是衡量他的画的标准 , 衡量他的标准是一个时代的艺术 , 是我们心里崇高的审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