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考古百年 实证中华文明5000多年连绵不绝

100年前,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以磨制石器和彩陶为特征的史前文化——仰韶文化由此被发现。这次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由此诞生。
百年来,中国考古人筚路蓝缕、接续努力,用一个又一个考古发现丰富着中国古代历史。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三门峡市开幕,多位考古学家在大会上回顾了百年中国考古学的历史进程。一个共同的观点被频繁表达:百年来丰富的考古材料已经证明,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连绵不绝。□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吴晓铃 吴梦琳
用事实驳斥“中国无石器时代”
落后就要挨打,学术界同样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风雨飘摇。学术界文化自信全面崩塌,疑古学甚嚣尘上。日本、美国等国的学者认为,中国无石器时代,已经采得的石器是戎狄或其他异族的文化遗物;疑古派对中国古史也持全面怀疑态度,尤其顾颉刚喊出“中华五千年是胡说八道”“夏商周全不可信”的观点。
转折发生在1921年。那一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农商部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助手刘长山从河南带回的矿料中,居然有石斧、石刀等石器,它们均来自渑池仰韶村。这位外国学者认为,此地可能隐藏着一个重大秘密。在亲自赴仰韶村实地走访后,安特生初步判定这里有一处中国远古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存。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1921年10月,安特生和年轻的中国地质学者袁复礼等一起到仰韶村,正式开始发掘。这次持续36天的发掘,发现了大量陶石器等文物。安特生组织的专家学者们在北京“会诊”文物后,一致同意安特生此前的判断:这就是中华民族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的发现,使‘中国无石器时代’的理论不攻自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此次发掘,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由此开始。”
百年来,中国考古人在考古领域孜孜以求,不断取得重大成果。
1929年春,史前考古学家裴文中主持发掘了北京周口店遗址,在此发现了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次年发现山顶洞人遗址。“周口店猿人头盖骨的发现,是东亚地区首次科学发掘获得猿人化石,激起考古人寻找中华大地上最早出现人类的年代和文化的探索热情。”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此后,相继发现了元谋人、蓝田人、丁村人等数十处旧石器时代人骨化石的遗址和数以百计的古人类生活遗址。“考古发现证明距今200万年前,中华大地就有古人类生活。北京周口店发现的用火遗迹表明,距今50万年前的先民已经能够用火,放眼世界也相对较早。”
针对20世纪80年代,国际遗传学界提出的全世界所有现代人祖先都是距今10万年前后从东非走出来的“夏娃理论”,中国考古人继续展开探索。他们在近两千个距今6万年到3万年的旧石器遗址开展考古发掘,获得了人类化石、古DNA等丰富的考古材料。发掘结果显示,这一时间段,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都有古人类生活,他们的石器制作技术和生活行为等方面仍然沿袭了本土自北京猿人时期已经形成的以石片石器为主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出现原有文化传统被新的外来文化所取代的现象。”王巍表示,这说明中华大地的古人类及其文化极可能是“连续进化,偶有杂交”,“目前的考古材料支持以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为代表的古人类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史前中国面貌渐渐清晰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百年来,中国考古从新中国成立前的蹒跚起步到现在取得丰硕成果,尤其史前时期的中国,面貌正在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