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性@《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智性写作,与情感辩证法( 三 )


智性@《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智性写作,与情感辩证法
文章插图
《喜智与悲智》,作者:吕约,版本:KEY·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7月
例如,在谈论杨绛小说“精微知畿”“察微知著”特点的时候,吕约笔锋一转,忽然将其与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模式做起了对照:“近现代‘批判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建立在历史‘进步论’与现实‘可理解性’的基础之上,对于历史进步的‘规律’以及人把握‘现实’的能力没有疑问”,于是,《洗澡》里“微观”对“宏观”的反动及二者的“互文互摄”,便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形式问题,而拥有了“社会历史批判和文化批判”的精神史话题色彩。这都是《喜智与悲智》一书里令人眼前一亮的部分。
最后,还是要说回到杨绛先生。《喜智与悲智》的重要性,当然与杨绛先生文学创作的价值分量密切相关。我开头所谓的杨绛先生“备受喜爱”,并不是想当然之语。在现代传媒语境下,“备受喜爱”的重要佐证之一,便是衍生出的“山寨品”或“梗”(新的流行句式或表情包等)。杨绛先生恰好就有。
还记得吗?杨绛先生102岁诞辰前后,一篇题为《杨绛一百岁感言》的小文走红网络,但内容大多是网络自媒体借名伪造的劣质“鸡汤”。“假文”被拆穿之后,随之出现了附有杨绛先生“虚构台词”的表情包,台词是“我没有说过那种蠢话”。这是一场颇具喜剧色彩的“小意外”,但客观上,既印证了杨绛先生的作品(或者说,她的为人为文之风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也暗示着,大多数读者或许对杨绛先生的文学世界并不算非常了解。在此意义上,吕约《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世界》一书的问世,似乎又显得格外有现实性意义。
撰文|李壮
编辑|何也
【 智性@《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智性写作,与情感辩证法】校对|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