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考古百年路 实证5000年文明史 重建中国史前史( 二 )


今年正值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百年考古划分为起步期、初步发展期、停滞期和恢复期、快速发展期、蓬勃发展期、黄金发展期6个阶段 。 他认为 , 关于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探讨了“我从哪里来”;关于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 , 从史前时期文化面貌的揭示到其文化来源的追溯 , 证明了中华史前文化系本土起源 。
“安特生向西追溯彩陶文化的来源 , 提出中国史前文化西来说 。 中国考古学家通过发掘西阴村、城子崖、殷墟等遗址 , 认识到存在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灰陶文化等3种文化遗存 。 考古学家梁思永通过后岗三叠层的发现 , 解决了这3种文化的相对年代 。 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 , 距今9000到7000年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北辛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发现 , 证明中国史前文化是本土起源 。 ”王巍说 。
1928年开始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 , 拉开了中国历史时期考古的序幕 。 王巍认为 , 历史时期的考古关注两大学术研究课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北京周口店遗址、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含洹北商城、后冈遗址)、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湖北随州曾侯墓群、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甘肃敦煌莫高窟、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广东“南海I号”沉船、北京明定陵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 从考古学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角度梳理了百年考古 , 这些项目反映了百年来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 , 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 , 实现了新突破 。
走过百年 , 中国考古学以坚实的考古实物资料揭示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延续传承的文化谱系 , 延伸了历史轴线 , 增强了历史信度 , 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脉络 , 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 不是发掘面积有多么宏大、发掘的场面如何壮观 , 也不是出土的文物如何丰富美轮美奂 , 而是要通过考古的方法、缜密的理论 , 全面系统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和历史演进规律 , 并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中国案例和中国智慧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 。
科技助力
“发掘工作从10月27日开始 , 12月1日结束 , 历时36天 。 使用的工具手铲、毛刷、铁镐、铁钩、皮尺、卷尺等 , 是由中美中亚考察团从美国带来的……这套发掘工具在当时来说 , 乃是考古发掘中最先进的工具 。 ”考古学家巩启明在《仰韶文化》一书中记录了1921年安特生主持发掘仰韶村遗址所用的工具 。
100年后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 新技术在我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 考古发掘综合运用考古地层学、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地质考古、冶金考古等 , 让考古发现呈现了更多的科学性 。
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运用到的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成为关注热点;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 , 跨越了整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 , 环境考古工作采用了地层沉积物代用指标和石笋古环境代用指标并用的方法 , 其中直接在古人类洞穴遗址内采集石笋进行古气候复原工作 , 为国内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