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考古百年路 实证5000年文明史 重建中国史前史( 三 )


值得一提的是 , 从古DNA角度开展的人类学研究 , 是新兴的国际前沿和交叉学科 。 今年10月18日上午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出现在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 , 她以《古基因组绘制中国人群遗传演化图谱》为题作主题报告 。 在她看来 , 直接研究过去的人群 , 为人类学相关问题的破解带来更多可能 。 同一天下午 , 在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分组讨论中 , 在古DNA研究这个专题下 , 包括付巧妹在内的3位学者进行了相关分享 。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王传超教授在线上分享了古基因组学视角下的人群迁徙和语言传播 , 认为古DNA研究为人类的起源、演化和迁徙历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 也为农业起源和传播、语言扩散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余西云教授表示 , 技术大规模进入考古学研究是最近20年的突出特征 。 “X荧光技术、同位素技术、DNA研究等 , 让考古学走向微观研究 , 测绘技术、大数据等 , 让考古学走向宏观研究 。 其中DNA研究尤其值得期待 , 但通过DNA揭示人类生物谱系的研究并不会完全替代通过遗存揭示文化谱系的研究 , 而是互相借鉴、互相印证、互相补充 , 共同深化完善对人类历史的理解 。 ”
薪火相传
从1921年发掘仰韶村遗址开始 , 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 , 一代代中国考古人风餐露宿、青灯黄卷 , 让无数遗址重见天日 , 让历史迷雾得以拨开 。
2021年引发全民广泛关注的三星堆遗址 , 背后是几代考古人的接续努力 。 1986年 , 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吸引世界关注 , “一醒惊天下” , 但当时的发掘条件非常简陋 , “为了尽量减少风吹日晒对文物的影响 , 考古队员24小时不分白天黑夜地干”;作为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形态、探索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遗址 ,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自1959年发现以来 , 60余年来 , 凝聚的是几代考古人的汗水……
“来时 , 无惧路上风雨 , 年少梦痴狂 。 归时 , 几度秋凉 , 鬓角如霜 。 生生不息 , 华夏之光 。 你用烛火 , 照亮四方……”一支致敬中国考古人的MV , 正是一代代考古人披荆斩棘、上下求索、砥砺前行的写照 , 拨动了多少考古人的心弦 。
如今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考古队伍中 。 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 , 穿着蓝色制服的年轻考古工作人员在探方里清理地层;参与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发掘的考古工作者有200多位 , 超过1/2是“90后”……
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 因热爱这门专业即将踏进考古之门 。 北京林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大四学生王娜 , 正在为转考文博专业的研究生而努力 。 “每次在博物馆或者在遗址公园参观时 , 我都很想弄清楚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古迹的来龙去脉 , 觉得虽然时过境迁 , 沧海桑田 , 但是通过研究这些实物 , 还可以和千百万年前的人对话 , 靠近他们的时代脉搏 , 探寻那时的生产、生活方式 , 然后一步步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这个过程非常有吸引力 。 ”王娜说 , 希望把考古作为一件有使命感的事 , 参与传承保护好人类的文明成果 。
正如王巍在“考古百年”大型浮雕墙上的后记中所写:“我们要坚持老一辈考古学家所开创的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不辞辛苦、甘于奉献的情怀;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意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不断进取 ,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 为世界考古学的发展 ,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中国考古学的独特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