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大分流》:从偶然与必然中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 | 书评

问题|《大分流》:从偶然与必然中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 | 书评
文章图片

《大分流》 , [美]彭慕兰 著 , 黄中宪 译 ,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 2021年4月 。
《大分流》其书:何为“大分流”
《大分流》回应的是经济史研究中最为经典的问题之一 , 为什么西欧是世界上最先转型至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地区 , 而曾经与它相似的中国却在18世纪后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而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厘清的事实是 , 近代时期中国和西欧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 。
彭慕兰在本书第一、二部分所展现的 , 是一个令多数学者都不敢相信的图景:直到1750年之前 , 东亚和西欧 , 或者更具体来说 , 中国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与西欧最发达的英格兰有着无数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两个地区在人口、资本积累、技术、土地与要素市场、家庭决策等各个方面的相似度都非常高 。 当视角转到奢侈品消费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上 , 彭慕兰发现东西方确实存在不同 , 但这些不同又都不足以产生中西分流 。 特别是 , 从生态制约的程度上来说 , 中国(和日本)的核心区域和西欧的核心区域所承受的压力几乎是一致的 。
于是 , 《大分流》的第三部分解释了中西分流的主要因素 。 彭慕兰认为 , 欧洲19世纪与旧大陆的分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煤炭资源分布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新世界的发现 。 这两者使得欧洲是否集约利用土地变得不再重要 , 同时造就了其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增长 。 全球局势使美洲成为欧洲所需初级产品的主要来源地 , 极大缓解了欧洲的生态制约 。 这份幸运使欧洲能够转而走上资源密集型、劳动力节约型的道路 。 与此同时 , 亚洲却陷入了发展的死胡同 , 在原先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节约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对于西方的学者来说 , 本书和加州学派很多学者的著作一样(例如王国斌的《转变的中国》、李中清和王丰的《人类的四分之一》) , 打破了曾经盛行的“冲击-回应”模式以及欧洲中心主义 , 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历史上的发展 。 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迪尔德丽·麦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是这样评价此书的:“彭慕兰利用欧洲的发明——经济学——推翻了欧洲中心主义……欧洲人再也不会以为历史上只有他们曾站在经济增长的大门前了……”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 , 这更是一本极富开创性的著作 。 《大分流》的一大贡献在于指出了交互式比较(reciprocal comparison)的重要性 。 诚如彭慕兰所说 , “……诸如‘为什么英格兰没有变成江南’之类听起来古怪的问题无疑并不比人们更为习惯的‘为什么江南没有变成英格兰’天生更高明 , 但它们也并不更低劣 , 它们还具有重要的优势 。 ”我们不应以江南或英格兰任何一地为标准 , 也不应忽视两地在前工业社会发展中任何具有普遍性或特殊性的内容 。
在二十多年前的中国经济史学界 , 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 , 中国在历史上为什么“失败”——没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 。 这本书无疑让学者们意识到 , 现代经济增长可以有多种形态 。
不过 , 虽然《大分流》一书为学界认识大分流问题作出了极大贡献 , 但也并非没有缺憾 。 本书大量的证据都来自于二手文献 , 而非一手材料 。 这样做会使得所列证据存在某种选择性偏差 , 即作者可以只展示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证据 , 而忽略文献中涉及的其他不利证据 。
【问题|《大分流》:从偶然与必然中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 | 书评】问题|《大分流》:从偶然与必然中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