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大分流》:从偶然与必然中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 | 书评( 三 )


罗伯特·艾伦(Robert Allen)的《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则强调了英国的高工资模式和低能源(煤炭)价格对于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性 。 这两者也是与英国当时的城市扩张、贸易增长、农业进步、人力资本提高等转变息息相关 。 中国明清时期的低工资模式和高能源价格则使得发展道路与英国不同 。 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的最新研究也延续了他一贯的观点 , 认为西欧文化与其他文化 , 尤其是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欧文化中的怀疑精神、开放态度与好奇心 。 这三种特质使得西欧文化更容易创造并吸纳“有用知识” , 促进了西欧科学技术的发展 , 从而使西欧走上了工业化发展道路 。
不过 , 彭慕兰也在后来回应《大分流》的争议时提到 , 他并非认为制度变革或技术创造改良等造成分流的因素不重要 , 而是认为煤炭和新大陆的重要程度一直被学界低估了 , 并希望大家通过他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偶然性 。 真理越辩越明 , 这些争议极大推动了学界对大分流问题的认识 , 其实这也是研究应有之道 , 就如彭慕兰在受访(见陈黄蕊《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彭慕兰教授访谈录》 , 《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1期)中所说:“面对一些宏大的历史课题时 , 仅凭一己之力提出完全正确的解释是不太可能的 。 ”而在不断的辩论中 , 真实的经济史也终有一天会被还原 。
作者 | 胡思捷
编辑 | 罗东
校对 |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