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王”陈国泰历时24年 写成一部中国玩具史

上海|“大王”陈国泰历时24年 写成一部中国玩具史
文章图片

从香港移居上海的陈国泰 , 把松江的一家废旧工厂改造成了自己的玩具生产车间
上海|“大王”陈国泰历时24年 写成一部中国玩具史
文章图片

上海|“大王”陈国泰历时24年 写成一部中国玩具史
文章图片

上海|“大王”陈国泰历时24年 写成一部中国玩具史
文章图片

上海|“大王”陈国泰历时24年 写成一部中国玩具史
文章图片

在陈国泰的玩具工作室里 , 满是花花绿绿、形状各异的古董玩具 , 圆脸娃娃在笑、铁皮兵人击鼓、小飞机随时待命起飞……空气一下变得欢快而明亮起来 。 这些只是他藏品中的一部分 。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 , 他用业余时间收藏玩具 , 至今已积累了上万件绝版和珍稀玩具 。 此后 , 他又花了21年时间 , 把一本叫《中国小玩意》的书先后在1997年、2007年、2017年和2021年 , 写成英文版、港版和简体中文版 。 文字越来越丰富 , 插图越来越多 , 中国玩具发展史上的空白也被他一点点填满 。摄影采访人员/任玉明
《中国小玩意》 陈国泰 著 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8月版
陈国泰的微信名叫“大王” , 来自粉丝的尊称 。 他脸型微长 , 眼睛很大 , 爱穿休闲衬衣和板鞋 , 说话慢条斯理 。 从外表看 , 很难与充满快意恩仇感觉的“大王”一词联系起来 。
上海三联书店编辑职烨说 , 陈国泰在松江有个很大的工作室 。 知道之前他有开玩具博物馆的经历 , 工作室自然令人向往 。 在一片厂房四周转了好久才找到 , 进去一看 , 是个废旧工厂改造的玩具生产车间 。 四周寂静 , 天色渐晚 , 只有两位60岁左右的女工拿着细细的油画笔 , 不紧不慢地为几十个铁皮玩具成品的压缝处填色 。
“‘玩具大王’就在这里?”正当疑惑时 , 他办公室的门开了 。 除了书 , 跳入眼帘的全是花花绿绿、形状各异的古董玩具 , 圆脸娃娃在笑、铁皮兵人击鼓、小飞机随时待命起飞……空气一下变得欢快而明亮起来 。 陈国泰却淡淡地说 , 这些只是他藏品中的一部分 。
上世纪80年代末 , 在新加坡从事设计工作的陈国泰用业余时间收藏玩具 , 至今已积累了上万件绝版和珍稀玩具 。 此后 , 他又花了21年时间 , 把一本叫《中国小玩意》的书先后在1997年、2007年、2017年和2021年 , 写成英文版(名为“Chinese Toys”)、港版和简体中文版 。 文字越来越丰富 , 插图越来越多 , 中国玩具发展史上的空白也被他一点点填满 。 从这个角度说 , 凭一己之力为中国玩具工业建立起第一份档案的陈国泰 , 确实是玩具王国里当之无愧的“大王” 。
1965年 , 陈国泰出生在香港一个优渥的家庭 。 当时日本的铁皮奥特曼等玩具在香港是奢侈品 , 售价不菲 , 但母亲舍得花钱给他买 。 至今他还记得 , 每次玩过之后母亲就重新把它们装进包装盒 , 再放到柜子里摆好 , “非常有仪式感 , 好像对她来说如果不这样做 , 以后玩具就会没有了一样” 。 受母亲影响 , 陈国泰直到中学毕业还保存着不少小时候的玩具 。
那时他比较腼腆 , 喜欢看书、画画 , 在儿童美术比赛上得过几次奖 。 但学习态度散漫 , 进入中学后成绩直线下降 , 高考更是一塌糊涂 。 “先母基本对我的未来人生直接放弃 , 不想再花钱培养一个‘废物’” , 他在《中国小玩意》的自序中说 。
1982年 , 陈国泰家里发生变故 , 不得已从香港到了新加坡 , 后来考上一所美术专科学校 , 毕业后从事广告设计工作 。 原以为他的人生就此定型 , 没想到无意间买了日本玩具藏家北原照久写的玩具收藏书《Yesterday of Toys》后 , 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