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伟@5000年前的仰韶人 穿绸喝酒睡“混凝土”

李世伟@5000年前的仰韶人 穿绸喝酒睡“混凝土”
文章插图

混凝土地坪
李世伟@5000年前的仰韶人 穿绸喝酒睡“混凝土”
文章插图

玉环残片
李世伟@5000年前的仰韶人 穿绸喝酒睡“混凝土”
文章插图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作为我国史前影响最深远的主干性文化,仰韶文化意义非凡。在仰韶文化发现及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之际,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也再出新成果。近日,针对第四次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及意义,采访人员专访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任李世伟,以及仰韶文化博物馆馆长崔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程依伦
对于仰韶文化的探索,百年来,考古人一直在默默努力。其中以仰韶村作为精神符号,历史上总共开展过四次发掘:1921年第一次发掘,确立第一个中国史前文化的开始,把中国史前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两千年;1951年第二次发掘,明确了仰韶文化的性质和面貌;1981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等进行第三次发掘,证实了仰韶村文化遗址存在着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学文化;2020年以来开展第四次发掘,多个仰韶村遗址“首次发现”展现了几千年前仰韶人全新的生产生活样貌。
然而历史远比想象中要悠远绵长。正如李世伟在本报采访中所说,纵贯百年来,仅在仰韶村遗址的四次考古发掘,总面积加起来实则也只有千分之四,“如果想要彻底揭开仰韶文化的面纱,或许我们的考古研究也要持续上千年。”
多个遗址首次发现:
“混凝土”体现祖先智慧
负责仰韶村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的李世伟至今清晰地记得,此前他在仰韶村遗址发掘出来的混凝土地坪时候的场景,那个从5000年前的窖穴中“走”出来的坚硬、平整,近似于现代水泥“混凝土”样貌的文物,曾一度让他产生一种“穿越感”。
经过后续考古人员分析,这一个房屋建筑材料的“神秘面纱”被揭开,结果令人振奋:原来仰韶人制作“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除与现代混凝土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不同之外,材料的组合交接原理却与现代混凝土制作原理如出一辙。
“我们现代的工艺是以水泥作为交接材料,用石头、沙子凝固;当时的人们则是用陶瓷颗粒、黏土等来进行混合凝固。这在当时来说是比较高端的建筑材料了,一般多为房屋的地坪,加工后坚硬平整,从公开资料来看,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的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之一。”李世伟介绍,“西方混凝土工艺是120年前才发现的,但这一个发现却说明我们祖先在5000多年前其实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房屋建筑技术。这足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智慧,也足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更多的关于仰韶人的聚落细节被逐渐揭开:仰韶村遗址第四次(2020年度)考古发掘面积共600平方米,共发现房址3座、墓葬2座、灰坑葬7座、窖穴15个、壕沟1条、冲积沟1条、灰沟3条、道路2条、灰坑100多座,其中在仰韶村遗址中被首次发现的巨大壕沟,映射出仰韶文化时期人口、聚落发展的繁盛之态。
出土的大批文化遗物,更是传递出仰韶文化早中晚期以及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的古老文明信息:首次发现的象牙镯形器,诉说着古人高超的钻孔技术;首次在土壤样品中发现的丝蛋白残留物,则说明墓葬中可能曾存在过丝绸实物。
尤为值得关注的还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小口尖底瓶,通常被认为是汲水器,但经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美国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的科研人员对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八个尖底瓶的残留物进行初步分析,竟获得了古代酿造谷芽酒和曲酒技术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