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本文图片
张载雕塑
张载 , 字子厚 , 世称横渠先生 , 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关学学派的创始人 , 著有《正蒙》等著作 。 张载曾将《正蒙·乾称篇》开头的一段文字抄录下来 , 贴在学堂的入口处 , 取名《订顽》 , 又称《西铭》 。 他著名的“民吾同胞 , 物吾与也”思想就出自这篇短文 。 他将民众视为自己的同胞、万物视为自己的朋友 , 其中蕴含着一种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 。
01
大其心 , 则能体天下之物
要达到民胞物与的境界 , 首先要超越狭隘的自身 , 张载称之为“大心” , “大其心 , 则能体天下之物” , 只有使自己的心量扩充到天地宇宙 , 才能体会到自己与他人万物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
张载年少时无所不学 , 尤其喜欢谈论军事 。 二十一岁时 , 他向当时主持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上书 , 提议纠集义兵攻下洮西之地 , 希望自己能借此建功立业、获得功名 。 范仲淹一看就知道张载资质不凡 , 于是对他说:“儒家当中自然有值得追求的事 , 为什么非要去探讨军事呢?”范仲淹并没有否认军事的重要性 , 只是认为 , 与军事相比 , 张载可以在思想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 于是赠送给张载一部《中庸》 , 提示他留心儒家之学 。 后来 , 张载将研习儒家之学作为自己终身的志向 , 他曾经感慨:“吾道自足 , 何事旁求!”张载所领悟的自足之道就是儒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民胞物与的思想 。
张载对民胞物与思想的体认经过了一番辛勤的努力 。 他读书思考极为刻苦 , 据弟子回忆 , 他整天端正地坐在房间里 , 座位左右堆满了书籍 , 俯身读书 , 仰坐思考 , 一有心得马上写下来 。 有时半夜突然有了灵感 , 就立刻起床、点起蜡烛记录 。 他以圣人为志、勤于思考 , 从不懈怠 。 他曾写过一首《芭蕉诗》 , 自述为学历程:“芭蕉心尽展新枝 , 新卷新心暗已随 。 愿学新心养新德 , 旋随新叶起新知 。 ”面对新的疑惑 , 要学习芭蕉不断长出新心 , 不断明白新的道理、培养新的德行 。
正是在这种思学并进、德智日新的思想历程中 , 张载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当中的地位 , 他写作《西铭》 , “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 以广阔的胸襟包容天地万物、将天下百姓都看作是自己的亲人朋友 , 不囿于一己私利 , 存仁心、养天性 , 自觉承担起更为重要的道德义务 。
|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本文图片
横渠书院
02
尊高年 , 所以长其长
慈孤弱 , 所以幼其幼
在《西铭》中 , 张载写道:“尊高年 , 所以长其长 。 慈孤弱 , 所以幼其幼 。 ” “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 , 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 ”这是说 , 天下所有衰老多病、孤苦伶仃的人 , 都是我遭受了困顿苦难、没有依靠的兄弟 。 像照顾自己家的老人和孩子一样去保护和照顾他们 , 是我应尽的义务 。 张载不仅在思想上提出了这一主张 , 更在现实中切实践行 。
考中进士后 , 张载曾任云岩县令 , 在任之时 , 他推行德政、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 深得百姓爱戴 。 他每个月都在县衙设酒食款待县里的老人 , 向老人们询问民众的疾苦、讨教教育年轻人的经验 , 亲自向百姓示范养老敬长的做法 。 张载把治下的每一个普通百姓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 。 一旦县里颁布了对民众有利的政令文告 , 为了使之家喻户晓 , 他便把下属的乡长们召集起来、反复叮咛 , 让他们回去之后向民众转达文告的内容 , 哪怕是对不识字的人和儿童少年也都要讲解 。 路上遇到普通百姓 , 张载都会问道:之前发布的某项政令 , 由乡长传达给你 , 你都知道了吗?倘若百姓没有听说过 , 张载就会责罚不将百姓放在心上的下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