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修鸿|年终“走读岭南方言”:勾起海外同胞乡情,现代技术留住语料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 , 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 方言则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部分 。 今年 , 南方都市报、N视频推出了“走读岭南方言”专题报道 , 聚焦18门分布在南粤大地的方言 , 讲述其语音语义特点及背后文化故事 , 引起语言保护领域专家学者关注 , 推动了岭南文化在海内外的广泛传播 。
传承未曾止息 。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严修鸿近日接受南都采访人员回访时表示 , 目前 , 广东省有5个调查点正同时调研濒危方言 。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甘于恩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一本反映广东东部闽方言语音特征的地图集已经面世 , 而面向小学生的方言教程《畲语课本》也已出版 。
严修鸿|年终“走读岭南方言”:勾起海外同胞乡情,现代技术留住语料
本文图片

聚焦18种岭南方言
一方水土 , 一地方言 。 地域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中 , 多样的方言承载着岭南人的集体记忆与多元的民族文化 , 方言的交汇和输出 , 也在对外交流传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广东的粤语、潮汕话、客家话早已成为知名的文化符号 , 很多小众乃至濒危的方言却鲜为人知 。 今年以来 , 南都采访人员走访梅州丰顺、肇庆怀集、汕尾海丰等地 , 挖掘18种岭南特色方言 , 追溯背后的地方文化 , 以全新形式传播广东多地的文化风貌 。
严修鸿|年终“走读岭南方言”:勾起海外同胞乡情,现代技术留住语料
本文图片

台山端芬镇梅家大院 。
早年间 , 多地侨胞返乡后带来的洋文化 , 曾为方言增添色彩——“中国第一侨乡”的台山话就被注入了很多“英式表达” , 流传至今 。 如“市担”意为“邮票(stamp)” , “老民”意为“老人(man)” 。
早年旅居海外的汕尾海丰人也曾把马来语的“cium”(亲吻)带入福佬话 。 这门因五条人乐队走红才被更多人知晓的方言 , 与潮汕话同属闽南话分支 , 是汕尾使用人口最多、流行地域最广的一门方言 。 海陆丰民间流传的歌谣《田仔骂田公》 , 传唱的是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故事 , 这位讲福佬话的海丰人 , 在家乡建立了中国首个县级农民协会 , 领导建立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
严修鸿|年终“走读岭南方言”:勾起海外同胞乡情,现代技术留住语料
本文图片

汕尾市海丰街头 。
此外 , 岭南大地上还有畲话、标话、吉兆海话等带有少数民族语言色彩的土语 。 南都采访人员曾走访位于粤东凤凰山北麓的凤坪畲族村 , 这里说着一门与客家话相近的畲话 , 且只有全村81户人家使用 , 有音无字 , 口口相传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严修鸿此前对南都采访人员表示 , 这门方言已被列为濒危方言 , 上述保护工程针对畲话研究在粤东地区设立了调查点 。
严修鸿|年终“走读岭南方言”:勾起海外同胞乡情,现代技术留住语料
本文图片

凤坪畲族学校的畲话课 。
无独有偶 , 糅合了闽语、粤语、壮语等方言元素的湛江吴川吉兆海话 , 过去曾是全村人内部联系的“暗语” , 如今它的交际场景已基本消失 。 有专家称之为“处于极度濒危的一门方言” 。
濒危方言研究进行时
多种多样的岭南方言被挖掘展示 , 勾起了海外同胞的乡音乡情 。 小众方言的传承难题也得到国内多名汉语方言学领域的学者专家的关注 。
南都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调研工作仍在持续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