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追考古 粉文博 95后解锁打开历史文化新方式( 二 )


刘芸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受家人影响,她打小就爱逛山西博物院。“从小我妈就喜欢带我去各个博物馆,小学毕业我还通过选拔成为省博物院的志愿讲解员,那个时候起,我对博物馆有了很深的感情,特别愿意去博物馆”。中学期间,刘芸的历史成绩一直是所有科目中最好的,这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上大学后,每当刘芸感到焦虑或急躁时,都会直奔博物馆,“每次一进到博物馆中,内心就非常平和宁静,感觉在跟历史进行交流,整个人都沉淀下来了。”因此,刘芸有时一周就会去一次博物馆,即便课业繁忙也会保证每月一次的博物馆之旅,她最喜欢的国家博物馆,至今已经去了十几次。
跟很多同龄人不同,刘芸对于博物馆文创并没有太多兴趣,但她同时谈道,博物馆要想获得长久性、可持续发展,务必要吸引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注意力,这样才更有活力,“包括一些自媒体宣传手段,还有很多博物馆都在做的文创,以及沉浸式体验的打造,都是吸引年轻人的做法。”刘芸直观感受到,考古文博已经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热衷追随的文化潮流。
“老”学科迎来“新”面孔
当越来越多年轻人争相涌向博物馆,在线追考古挖掘直播,积极晒文创产品时,还有一群年轻人正书写着他们与考古文博事业的另一段故事。与人们印象中考古工作者都是资历老年龄长的“老学究”不同,一群90后、95后小年轻,正在把“挖土”这件事做得有模有样、有声有色。
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掘、文物保护两个环节工作人员约200人,150多人都是90后。在今年央视直播三星堆遗址发掘的镜头中,身着防护服的年轻考古者,刷新了大家对考古的认知,带给人们诸多意外与惊喜。他们的防护服上随处可见个性化涂鸦,私下里跟其他年轻人没什么两样,有二次元爱好者,有人喜欢看脱口秀和综艺节目,还有人热爱摄影,喜欢打电动……激越的青春律动,与严肃古老的考古学科相碰撞,在工作使命感与个性的张扬之间,这群年轻人找到了自洽与平衡,展示了年轻一代考古人身上的时代底色与生机活力。
长期以来,考古都被认为是一门“阳春白雪式”的贵族学科。说起这个冷门小众学科,鲜有人真正了解一二。2020年围绕湖南女孩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社会及媒体对此产生的热议,让考古“被动”而又难得地上了一次热搜。
“目前高校开设的基础学科,包括化学、物理、数学、哲学等,这些学科在设立之初都是‘贵族学科’。相比于法律、医学、计算机等应用学科,基础研究类的学科都算冷门,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产生经济效益,但必须要有一部分人来做,这样整个学术才能发展进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闫志表示,考古学目前并不算是特别冷门的选择,“虽然从事的人并不多,但是考古文博领域研究生的扩招还是非常惊人的”。
闫志高三时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考古系,他回忆20多年前国内开设考古专业的高校并不多,2000年以后全国多所高校雨后春笋般纷纷开设考古专业,“说明从那时起,考古对人才的需求量慢慢扩大了,到现在也在逐年增长”。闫志发现,很多考古研究生本科都不是学考古出身,到了研究生阶段才转到了考古、博物馆研究方向,学生们正由以前“被动”调剂到考古专业,变为如今主动选择考古。
正在西北大学考古系读大二的文强,初中时就明确了大学报考考古学专业的目标。由于博物馆讲解员志愿者的经历,文强对历史文物,尤其文物背后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大学如愿进入理想专业,文强对考古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他说,“希望能去博物馆做一些展览的设计、策划 ,让公众对考古文博事业有更多了解,也可能会从事文化遗产的规划与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