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大侠远行 江湖不远 | 纪念金庸逝世三周年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 金庸先生!大侠远行 江湖不远 | 纪念金庸逝世三周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2018年10月30日,经金庸身边工作人员确认,94岁的金庸于当日在香港去世。今天是金庸先生去世三周年纪念日。在网络上也有大量的读者、粉丝悼念金庸先生。还有几位读者在泉州找到了一块比较合适的沙滩上,画出了一幅长达20米的金庸巨幅肖像,致敬金庸。大侠虽然远行,但他留下的江湖却依然长留人间。
曾饰演小龙女的演员李若彤发长文缅怀,“一个演员能有一个被记住的角色已经是莫大的幸运。我作为演员,既幸福又幸运,在被大家记住的角色里,有小龙女也有王语嫣,而这些都是金庸先生赠予的。 ......现实生活中的我,不像小龙女,甚至在感情上一度与王语嫣神似。感谢时间馈赠智慧,这几年我越发可以感受到王姑娘的可爱和珍贵。王语嫣和小龙女,个性一柔一刚。感谢金庸先生创造了她们,因为曾经与她们共度某一段人生,如今的我,才更敢于用自己的力量去寻找人生的答案,才有机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924年3月10日,查良镛在浙江海宁出生。1955年2月8日的香港,《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版开始连载,署名“金庸”。从此, 查良镛以“金庸”为之名,在纸上开创了一个江湖世界。那里有刀光剑影,也有儿女情长。那里有国难家恨,也有快意恩仇。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世界。除了文学家的头衔,他还是香港报业《明报》的创刊人、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著名企业家。
金庸先生!大侠远行 江湖不远 | 纪念金庸逝世三周年
文章插图
2004年9月26日,金庸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大熊猫“毛毛”合影。(出版社供图)
70后“骨灰级”知音读者《金庸识小录》帮助你更懂金庸武侠世界
关于金庸的作品,读者常读常新,也滋养出不少诠释类作品。比如,作为金庸的“骨灰级”知音粉丝、70后读者,作家严晓星就曾于2012年在中华书局推出自己的解读金庸之作——《金庸识小录》。书中内容大致分为议论与考证两部分,有理有据,翔实可信。在自己的《金庸识小录》中,以短小札记体的形式,挖掘金庸小说文本背后的历史、文化碎片,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识小”语出《论语》,“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严晓星从小处着手,循旧有体例,就金庸著作进行解读,数百至千余字一篇,道出金庸小说中种种人物的原型、情节的蓝本及典故出处。虽是附着在金庸小说而进行的阐释,但旁征博引,涉及种种器物、名号、典故、引语等,有出于小说之外的价值。
2021年9月,《金庸识小录》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增订本,增入近年作者新作《磁山》《叶二娘与诃利底药叉女》《三笑逍遥散》;正文中加附三篇文章;选录两篇议论正大、补文章不足的书评。
作家新垣平评价这本《金庸识小录》说,当时我只知道,金庸小说“好看”,其他的“不好看”,至少“不如金庸好看”,讲不出太多道理。但后来慢慢感觉,除去情节精彩,金庸小说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能吸引人们在对情节早已熟极如流后,仍然可以反复品味琢磨下去。所以时至今日,市面上已有数十(百?)种解读金庸的著作。“严晓星的这一部《金庸识小录》是一部极博学的考证之作,它给我的一个启示是,金庸小说中大量的器物、名号、典故、引语、人物、情节等,都有远在书外的关联出处,尽管不必通解也能看懂小说,但这种“懂”可能只是浮于表面而错过了深层的内涵与脉络。虽然金庸的读者少有“独恨无人作郑笺”的苦恼,但有《金庸识小录》这样的指引,金庸作品水下冰山般的丰富内蕴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