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曹斐:不固化自我 没有落后的媒介 艺术在于塑造情感( 二 )


羊城晚报:很多人都说 , 从您的展览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看见的“时代” 。
曹斐:过去不少人对我的作品可能只停留于道听途说 , 而在本次展览中我几乎一次性地把所有作品拿了出来 , 也包括对我影响深远的个人成长物件 。 这些展品、物件都记录着我所身处的时代 , 它们呈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的种种场景 , 因而触动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们 。
时代是一个容器 , 包罗万象 , 我的初心是希望通过展览接触到更多普通观众 。
搭建展厅的工头和我同年出生 , 他看见展出的我小时候听的音乐卡带、收藏的偶像老海报后 , 很感慨 , 无形中觉得我和他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近 。 观众可以看到 , 作为艺术家的我也是和大家在一个时代中成长起来的 , 有的人成了白领、成了老师 , 有人成了工头 , 只是我成为了艺术家 。
【“桌面时代”更需要走进“田野”】
羊城晚报:您觉得“代际”对于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而言 , 有怎样的影响?
曹斐:我现在担任不少奖项的评委 , 面对的参评者里90后已经是主力 , 甚至有00后的 。 从我过去被别人评 , 到今天评年轻人 , 艺术界永远追求新的人、新的东西、新的表达 。 在我看来 , 无论哪一代人都有其自身的语言表达、局限和价值观 , 都受到时代的塑造 , 没有好坏之分 。 现在更年轻一代的作品 , 艺术媒介已经发生了转变 , 如果说今天是一个“桌面时代” , 则网络经验和美学很大程度上已经占据了他们的表达 。
羊城晚报:“桌面时代”……但您常提到艺术创作要到“田野”去 , 为什么强调“田野”?
曹斐:艺术家要感知和表现世界的变化 , 就需要去“田野” , 即现场 , 而不是停留在二手经验和屏幕经验 。 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 通过视频、播客等等 , 但我们要不要去求证 , 要不要厘清信息和事实之间的误差?在体验、考察之后形成自己的见解 , 转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
我曾经到一些西方艺术院校访问 , 看见很多年轻创作者窝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足不出户、埋头“创作” , 我给的建议是鼓励他们多出去走走、看看 , 在“田野”里可以接触到不同阶层的人 , 锻炼沟通的能力 , 增强我们协调自身和外部世界平衡关系的能力 。
我年轻时候在广美上学都要下乡 , 要和村民们同吃同住 , 这是非常好的体验 ,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 , 了解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生存方式的差异 。 当艺术家要表现一个对象 , 并不能靠凭空虚构出来 。
羊城晚报:广美和广东是您的出发点 。 这里给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曹斐:这里不得不提及我的父母 , 他们上一代艺术家用写实的、凝聚的方法表达我们的历史、英雄和伟人 , 我正是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 , 也深深受益于此 , 亲眼目睹我父亲如何用这样的艺术方式去表现时代变迁 。 我的第一部DV机是父亲送给我的 , 我在美院的时候还没有影像专业 , 只有国、油、版、雕等传统专业 。
很多人问我和父母一辈有什么不同?我现在越来越觉得 , 我和他们都是一样的 。 他们记录时代 , 我也在记录时代 , 媒介不过是一种手段 , 要表述的事情是一样的 。
有人曾说我是“乱棍打死老师傅”(笑)——不是电影科班却去做片子 , 不是摄影出身却拿了摄影奖 。 这可能跟我生于南方、长在艺术家庭有很大关系 , 我吸收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养分 , 这也让我的创作没有边界 , 不设限反而让人可以超越某些圈子里俗成的、先验的东西 。
【虚拟创作如何使人得到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