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纪念|李泽厚在上海的“伦理学课”:何为哲学( 二 )


李泽厚|纪念|李泽厚在上海的“伦理学课”:何为哲学
本文图片

李泽厚(中)
哲学是否需要学科化?
但是进入近代以来 , 尤其是哲学进入了大学教育之后 , 哲学开始学科化 , 哲学在相当意义上也取得了学科性和知识性 , 哲学系可以招收学生 , 这个专业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性的东西 , 比如有多少学派 , 各自有什么观点 , 古代以来有多少哲学家和多少学派 , 都是知识性的东西 , 包括不同的看法 。 杨国荣教授说 , 随着哲学的学科化、专业化和知识化 , “今天我们对哲学的理解可以稍微宽泛一点 , 我们可以把哲学理解为学科性和超学科性的一种融合 , 它本源的意义是超学科性的 , 但是在既定的形态下确实已经取得了某种学科性 。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哲学是包含知识的 , 这些都是在广义哲学趋向于智慧思考过程当中融入进来 。 ”
但陈嘉映教授并不认为 , 目前学科化的哲学与化学这样的自然科学是并列的 。 自然科学用实证方式来解决问题 , 这不是哲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 。 陈嘉映教授认为 , 近代科学的确取得了在智性上的 , 然后进一步取得了在应用上的巨大进步 , 这一点没有任何人能够否认 。 “科学本来就是哲学方法的一种延续 , 但是现在的科学不但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 而且取代了哲学以前大多数的探讨 。 ”陈嘉映教授不认为哲学是跟化学或者应用学并列的一个学科 , 在这个意义上 , 哲学根本不是一个学科 。 “在化学系 , 你有专门的化学知识 , 我们会谈到这个人是个化学家 , 在化学上有专门的化学知识 , 在哲学中我不认为有一种知识叫做哲学知识 。 ”在他看来 , 哲学实际上是一些看法之间尝试互相理解的一个过程 , 这种互相理解绝不是要把对方同化为自己 , 更不是要把自己同化给他人 。 “但我们还是在争论为什么?是想把自己变成更丰富的人 , 也想把自己的朋友变成更丰富的人 。 换句话说 , 刚开始我们的看法不是深厚的看法 , 通过这种说理和互相说服 , 我们的看法变得深厚 , 大概就是这样 。 ”
李泽厚|纪念|李泽厚在上海的“伦理学课”:何为哲学
本文图片

左起:陈嘉映、童世骏、李泽厚、杨国荣、郁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