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玻璃时尚、水果广告、东坡的农场,宋代生活有多呼应当下?|此刻夜读( 三 )


这样说来 , 吴中的士大夫们 , 将柑橘取名为“好处” , 虽然别致 , 却无甚大创新 , 古人早就这么做了 。 按洪迈的说法 , 春天来了 , “好处”太多 , 又岂止是柑橘?那陈彥存 , 倒是别具一格 , 也恰当 , 柑橘不就是一年成熟一次 , 一年的好处吗?哪里想得到成了葬送自己的谶语 , 这也太巧了 。
东坡的雪堂
黄州(今湖北黄冈)人何琥 , 是东坡的门人何斯举的儿子 。 金军南下后 , 他寄居在鄂州(今武汉武昌)的江边 , 每年的寒食节 , 他都要回故乡扫墓 。
宋高宗绍兴戊午年(公元1138) , 黄州太守韩之美重建了雪堂 , 修整了苏轼以前常走的路 。 当时正好是春天 , 何琥要到雪堂游玩 , 夜晚 , 他梦见苏轼对他说:现在建的雪堂地基比当年我建的 , 移动了一百二十步 , 小桥和细柳也不是种在原有之处 , 你要让他改过来 。 苏轼在梦中一一指出应该如何修如何建 , 何琥醒来记得清清楚楚 。 第二天 , 何琥将这个梦告诉了韩之美 , 韩太守就按梦中所说 , 全部都改了过来 。
后来 , 有个八十七岁的老人唐德明 , 从黄陂来观赏雪堂 , 一见之后 , 不觉惊叹说:这确实是苏轼的雪堂旧基啊 。
《夷坚丁志》卷第十八《东坡雪堂》
苏轼|玻璃时尚、水果广告、东坡的农场,宋代生活有多呼应当下?|此刻夜读
本文图片

宋 夏圭《雪堂客话图》故宫博物院 藏
“乌台诗案”差点让苏轼掉了性命 , 在黄州东坡建的这个雪堂 , 他有时坐在堂中 , 想起来依然有些后怕 , 于是就用与人对话的方式 , 写下了长篇散文《雪堂记》 , 用以表明那个时候的心情 , 我们看开头一段:
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 , 筑而垣之 , 作堂焉 , 号其正曰雪堂 。 堂以大雪中为之 , 因绘雪於四壁之间 , 无容隙也 。 起居偃仰 , 环顾睥睨 , 无非雪者 。 苏子居之 , 真得其所居者也 。 苏子隐几而昼瞑 , 栩栩然若有所适而方兴也 。 未觉 , 为物触而寤 , 其适未厌也 , 若有失焉 。 以掌抵目 , 以足就履 , 曳于堂下 。
这确实是个好地方 , 随意放松心情歇息 , 这样的地方 , 是极容易做白日梦的 , 在那样的梦中可以自由飞翔 , 但梦随时要醒 , 美好的梦与当下的现实一对比 , 失望的情绪一下子就会满上心头 。 不过 , 这依然是个好地方 , 用手掌揉揉眼睛 , 将鞋子穿好 , 苏轼再一次来到雪堂 。
苏轼逝于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 。
苏轼|玻璃时尚、水果广告、东坡的农场,宋代生活有多呼应当下?|此刻夜读
本文图片

北宋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 纳尔逊美术馆 藏
苏轼的雪堂 , 差不多建于他到黄州后的第二年 , 公元1080年左右 , 也就是说 , 到韩太守重建雪堂之前 , 雪堂已经存在了五十多年 , 一幢竹制茅屋 , 怎么能够在风雨中伫立如此久呢?韩太守看到的场景 , 一定是一片废墟 , 杂草疯长 , 乱树丛生 , 所以 , 韩太守建的雪堂 , 位置有些偏差 , 极为正常 。
那个八十七岁的老人 , 年轻时 , 一定来雪堂玩过 , 他的年纪 , 完全符合 , 他是雪堂原基的见证人 , 是权威 。
我在追踪陆游入蜀的路线时 , 看到《入蜀记》中有一段游雪堂的记载:
十九日早 , 游东坡 。 自州门而东 , 冈垄高下 ,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东起一垄颇高 , 有屋三间 。 一龟头曰“居士亭” ,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 四壁皆画雪 。 堂中有苏公像 , 乌帽紫裘 , 横按筇杖 , 是为雪堂 。 堂东大柳 , 传以为公手植 。 正南有桥 , 榜曰“小桥” , 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 。 其下初无渠涧 , 遇雨则有涓流耳 。 旧止片石布其上 , 近辄增广为木桥 , 覆以一屋 , 颇败人意 。 东一井曰“暗井” , 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 。 泉寒熨齿 , 但不甚甘 。 又有“四望亭” , 正与雪堂相直 。 在高阜上 , 览观江山 , 为一郡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