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走近J.G.巴拉德:向人类精神内部探索的“新浪潮科幻”

今年九月 , 英国作家J.G.巴拉德的代表作《混凝土岛》由世纪文景引进 , 这是该部小说首次推出中文版 。 巴拉德于上世纪30年代出生于上海 , 在龙华集中营度过了特殊的童年时光 , 他一生出版长篇小说二十余部 , 是英国“新浪潮”科幻的领军人物 , 被誉为“赛博朋克”流派导师 。
年代|走近J.G.巴拉德:向人类精神内部探索的“新浪潮科幻”
文章图片

近日 , 一场以“唯一真正的异类星球是地球——J.G.巴拉德的科幻世界”为主题的新书分享会在上海市钟书阁(徐汇店)举办 , 邀来青年翻译家、作家于是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教授 , 一起来为读者解析巴拉德式的光怪陆离的科幻世界 。
年代|走近J.G.巴拉德:向人类精神内部探索的“新浪潮科幻”
文章图片

活动现场照
童年战争创伤激发对于末日的想象
J.G.巴拉德早年作为侨民在上海生活 。 1930年代的上海 , 西方侨民大部分生活在社会上层 , 巴拉德童年在上海过着优渥的日子 , 在今天的番禺路上曾有一栋大房子 , 有佣人服侍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 巴拉德的家变成了敌侨 , 被关进集中营 。 他的自传体小说《太阳帝国》写的就是那段集中营的生活 , 1987年被斯皮尔伯格导演搬上银幕 。
年代|走近J.G.巴拉德:向人类精神内部探索的“新浪潮科幻”
文章图片

J.G.巴拉德
回到英国后 , 巴拉德在一所寄宿学校就读 , 但他对那里并没有多少归属感 , 甚至觉得住在寄宿学校的那段时间 , 让他想到了住在龙华集中营的日子 。 巴拉德说:“那里会让我想起龙华的集中营 , 只不过吃的稍微好一点 。 ”
后来 , 巴拉德上了剑桥大学 , 攻读医学 , 期间开始写小说 , 在第一篇短篇小说发表后得到了很多肯定 , 决定医学先放一放 , 要“弃医从文” 。
译者、作家于是指出 , 巴拉德16岁离开了上海 , 那时候他心里已经留下了很多创伤 , 在他最纯真或者最幸福的年代 , 突然变成了战争的受害者 。 当时战争惨烈 , 一个城市突然之间会变成“异世界”“末日世界” , 这对他后来一生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
巴拉德科幻主题的嬗变
对于喜欢科幻小说的人来说 , 巴拉德始终是个绕不过的名字 。 他的三部小说《撞车》(1973) , 《混凝土岛》(1974) , 《摩天楼》(1975)被人们称为“都市灾难三部曲” 。 这三部曲里 , 有的人认为《混凝土岛》和《摩天楼》是科幻 , 但也有人认为这两部作品不是很科幻 。 对此 , 江晓原教授认为 , 在西方“科幻”的界线比较模糊 , 而在国内 , 人们会把类型的界线分得比较清楚 。
刚开始发表作品的时候 , 巴拉德写的是非常典型的科幻作品 , 《淹没的城市》(1962)、《燃烧的城市》(1964)、《结晶的世界》(1966)被称为“世界三部曲” , 充满对于未来末日世界的想象 。
年代|走近J.G.巴拉德:向人类精神内部探索的“新浪潮科幻”
文章图片

“经过那段时间的科幻创作后 , 巴拉德肯定对于科幻这个议题、对于科幻的潜能做了很多思考 。 ”译者、作家于是认为 , 巴拉德虽然是一名英国作家 , 但在初出茅庐时 , 他一直给美国出版社投稿 , 他在六七十年代针对美国市场写了很多美国人感兴趣、或者美国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体 , 比如高速公路、汽车 , 而且写的都是美国牌汽车 , 还有飞机 , 还有美国的政客、明星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创作了很多实验性文本 , 比如短篇小说集《暴行展览》 , “都市灾难三部曲”也位列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