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小曲|文史|我对榆林小曲的记忆

榆林小曲|文史|我对榆林小曲的记忆
本文图片

榆林小曲|文史|我对榆林小曲的记忆
本文图片

1990年之后的十余年来 , 我回榆林探亲、考察的次数越来越多 。 但无论时间长短、无论是何种任务 , 我都要抽空与小曲艺人碰面 , 或录音、或访谈 。 如果是带学生或朋友考察 , 小曲更是不能少的节目 。 这反映出我自己对小曲的历史价值有越来越明确的认定 。
自霍向贵先生邀写“序言”的那一天起 , 我就开始搜索散存于脑海中有关“榆林小曲”的种种记忆 。 让我吃惊的是 , 倏忽之间 , 我与家乡的这种音乐已经有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缘分 。

1950年代初 , 榆林人的音乐生活仍然保持着浓厚的传统社会特色 。 一年之内 , 场面盛大、季节性很强的有春节期间的秧歌、小戏、元宵节灯会和四月初八的青云山庙会上的戏曲、说书;平日所闻所见者 , 则有县剧团的秦腔、寺庙乐僧和吹鼓手在丧仪中的吹奏 。 与它们相比 , 榆林小曲既不受季节限制 , 又无专业、职业性 , 而不过是三五同好的兴趣使然 。 哪一天有情绪了 , 或者有哪位爱好者发出邀请了 , 便互相传告 , 集中于一地 , 随兴而歌 。
就我的记忆所及 , 他们相聚最多的地方 , 是钟楼附近临街的胡福堂先生的钟表铺 。 十二三岁时 , 出于好奇 , 只要知道他们要在一起“玩”小曲 , 我就和大人们挤在钟表铺的窗户外 , 隔着玻璃边听边看 。 当时的榆林城里 , 总共不过两万多人 , 大家不是亲 , 就是友 。 所以 , 表演小曲的几位乐人 , 我都可以叫出他们的大名 。 如年龄最长、擅打扬琴的王级三 , 他的侄儿、琵琶能手王子英 , 弹三弦同时也是钟表铺老板的胡福堂 , 既会打扬琴又能拉京胡的是每天在后街卖米糕的冉继先 , 唱家则主要是前街的张云亭和后街的“泥瓦匠”文子义(这两个名字是我很晚才知道的 , 当时城里人都只称他们的艺名――“冰把凉”、“温久长”) 。 其中 , 更熟悉的是王级三叔侄 。 他们家几代人都是银匠 , 而银匠铺就开在我们家的隔壁 。 我生平第一次见到的民间琵琶、筝演奏家就是王子英先生 。 隐约记得他1953年、1957年两度参加陕西、全国民间音乐汇演归来后 , 无论是在银匠铺还是在钟表铺见到他 , 我都会投以敬慕的眼光 。 尽管当时对小曲本身一无所知 , 但几年间多次听赏后对“现场”和“声音”的记忆 , 却永远地铸刻在自己的生命之中了 。
榆林小曲|文史|我对榆林小曲的记忆
本文图片

王志春油画作品《古城榆林》
我第二次再接触小曲 , 已经是二十多年之后的1984年了 。 与1950年代相比 , 榆林小曲此时正处于凋敝期 , 王氏叔侄、胡、冉、张、文已先后辞世 , 偶而发起某一次活动者 , 多数是他们的下一代传人 。 我此次见到的几位是:琵琶、古筝手王子英之子王青、扬琴手罗新民、唱家胡英杰、李醒华、李天民等 。 有一件很难忘的事情是:我打听到住在钟楼西北角的李醒华(人们习惯上叫他“李八斤”)保存了一台老式扬琴 , 于是就请六弟陪我拜访这位传人 。 到了他家 , 看到屋内陈设一片破败 , 李本人也重疾缠身 , 心一下子就沉重起来 。 但一说起小曲以及我们家与他们李姓的关系 , 老人立即有了精神头 。 将他祖辈上保存的一张旧扬琴拿出来给我看 。 这张琴很小 , 但制作十分精细 , 两排琴码 , 一律张铜丝弦 。 据李说是扬州产 , 大约一百多年了 。 因形状像一只展开的蝴蝶 , 故俗称“蝴蝶琴” 。 李将它放在一个洗脸盆上 , 边介绍边击琴弦 。 虽是百年老琴 , 但声音脆亮而又清纯 , 传之甚远 。 听惯了改革扬琴的我 , 立即为之一震 , 并产生了日后将它收购并藏于音乐研究所乐器陈列馆的想法 。 非常可惜的是 , 等我1990年回榆林 , 准备再访问他的时候 , 他已经于1988年去世 。 问他老伴 , 琴到哪里去了 。 她拒而不答 。 我当然相信它还存在 。 但随着李先生的辞世 , 它也许永远地“隐匿”了 。 1984年的这次采访 , 与胡英杰、李天民等唱家结识 , 知小曲虽衰而未亡 , 当然是一大慰藉 。 但更萦绕于心间的 , 却是那张蝴蝶琴发出的“隔世之音” 。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它突然重现人间 , 以见证中国扬琴的制造史 , 见证榆林小曲的坎坷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