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文创人:出圈背后的创新与坚守( 三 )


|走近新文创人:出圈背后的创新与坚守
本文图片

▲河南博物院盲盒仕女乐队手办
“本质上 , 我们是希望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 , 推动大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扫历史文化之盲 , 扫传统文化之盲 。 ”宋华说 。
豫博文创做到了 , 如今不仅有人为了买考古盲盒提前几天住在博物院附近 , 更有很多人因为买了考古盲盒而去博物院看文物原型 , 还有很多人会买了最新推出的玉佩棒棒糖 , 在展品旁打卡拍照 。
|走近新文创人:出圈背后的创新与坚守
本文图片

▲河南博物院新推出的玉佩棒棒糖
妇好鸮尊、贾湖骨笛、杜岭方鼎……这些曾经冷僻的名字 , 如今也被年轻人津津乐道 。 这一次 , 河南博物院 , 不仅站在了中国博物馆的“C位” , 也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咖” 。
天地之大 , 哪里都是教室
从2020年12月到今天 , 豫博文创的天猫、淘宝店已经有11.4万粉丝 , 微博有18.3万粉丝 , 支付宝有600万粉丝 , 总销售额超过3000万 , 单日销售额最多达20万 。
但如果问他们双11的目标是多少 , 每个人都笑着说“我们没有KPI 。 ”
从2019年成立之时 , 文创办就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叫做“以心相交 , 成其久远” , 不仅和所有合作伙伴 , 要形成背靠背的兄弟关系 , 同时也对自己内部 , 用心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博人 。
从第一批产品研发到如今 , 文创办培养了一批企业 , 考古盲盒翻了80倍的产量 , 相应企业的产能也翻了80倍 , 从一个小小的作坊 , 到扩大规模的工厂 , 从几个人的手工经营 , 到扶持一批人就业 。 每一款考古文创产品都是一份责任 , 也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考古盲盒所用的土 , 就来自洛阳北边的邙山 , 邙山是历史上诸多王侯将相的长眠之地 , 邙山南边的一个贫困县就是盲盒生产的最初基地 。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今天 , 扶持振兴乡村经济 , 带动小微企业发展、劳动力就业也是河南博物院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 ”马萧林说 。 “与此同时 , 考古文创带来的收入 , 不仅用于改善博物馆基础设施 , 壮大专业团队 , 同时也减轻了省财政的压力 。 ”
|走近新文创人:出圈背后的创新与坚守
本文图片

▲考古盲盒生产线
在不久前的招聘季 , 文创办收到了1200多封求职信 , 竞聘10个岗位 , 年轻人的热情可想而知 。 为了不辜负这份热爱 , 文创办开创了极其负责的实习生培养制度 。
从去年到今天 , 文创办已经带过40多个不同领域、不同学历、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实习生 , 从大专到博士 , 从本地到纽约 , 从历史专业到电子商务 , 每一个实习生都有专属的“实习生培养计划” 。
宋华表示 , 博物院完全向实习生们敞开 , 在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中 , 他们将与专家一起学习考古文博知识 , 和研发企业学习参与文创产品的研发 , 同时利用自己的所长为博物院贡献价值 。
一个学设计的孩子 , 在疫情期间完成了一款关于考古的游戏 , 获得了他们学校当年最优秀实习作品奖;另一个学营销的学生 , 在几个月的实习中做出了一份详尽的市场调研报告 , 宋华还专门为他安排了两场分享会 , 馆内领导、员工悉数到场 , 听他如何结合线上线下进行数据分析 。 这名学生不辱使命 , 做了充分的准备 , 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也获得了新的启发 。
|走近新文创人:出圈背后的创新与坚守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