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文创人:出圈背后的创新与坚守( 四 )



▲博物院专家指导高校学生论文
“培养年轻人 , 就是激发保护创新力 。 天地之大 , 哪里都是教室 。 ”正是这份开放的心态 , 让豫博文创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创新能量 。
事实上 , 豫博文创的文创产品之所以能够引领潮流 , 与他们的3.0版本文创开发思路有着密切关系 , “动态文创”就是他们的“秘密武器” 。
所谓“动态文创”就是时下最火的UGC , 用户产生内容 。
在网店几十万条评论中 , 时常会有一些内容“击中”文创办开发者的心 。 铜镜打磨套装就由此而来 。
为了保证考古盲盒的真实性 , 不仅在产品设计上做到了1:1还原 , 在材料上也尽可能贴近现实 , 青铜、镀金、陶瓷……沉甸甸的小文物让别的博物馆粉丝时常羡慕不已 。
一个粉丝在挖掘到铜镜时 , 突发奇想想要还原古代铜镜的真实使用场景 , 于是买来砂纸、研磨膏细细打磨 , 最终得到了一枚亮闪闪 , 能够清晰映出人影的铜镜 。 博物院受此启发 , 开发了铜镜打磨套装 , 一经推出就备受好评 。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 在今年天猫双11 , 文创办还推出了“情感盲盒” , 这是一款纯粹回馈粉丝的产品 , 源于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
有一位用户私信“大怒哥” , 称她的爱人是一名手工艺人 , 非常喜欢考古盲盒 , 但一直没能挖到最喜欢的杜岭方鼎 , 于是 , 她在闲鱼上高价买来了这款鼎 , 希望能够寄给博物院 , 请他们重新包装寄给她爱人 , 以此给他一个“惊喜” 。
既然能装“鼎” , 那求婚戒指呢 , 有意义的各种信物呢?于是便诞生了这款纯粹“粉丝向”的情感盲盒 。 粉丝们与博物馆之间 , 已经不仅仅是买家和卖家的关系了 , 而更像是“最懂彼此 , 但未曾谋面的老朋友” 。
做数字化时代的潮流引领者
以往提到博物馆的数字化 , 人们想到的大多是智慧展厅、动态导览 , 如何将数字化引入文创 , 这是豫博文创要思考的课题 。
不久前 , 博物院就与支付宝地下室合作了一款数字考古官的产品 , 引来了600多万用户参与 。 在十一期间 , 成为了使用人数最多的线上小程序 , 排名第二的是爆火的北京环球影城 。
|走近新文创人:出圈背后的创新与坚守
本文图片

▲河南博物院推出支付宝小程序
相比而言 , 因为疫情影响 , 一年走进博物馆本身的看展人数不足200万 。 “这也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 文创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 甚至可以媲美文物展览本身 。 ”马萧林说 。
这只是豫博文创的第一步 , 在线上 , 他们还开设了一个名为“豫来遇潮”的直播间 , 这可能是天猫平台上最有文化的直播间之一 , 参与嘉宾大多为各大博物馆的馆长、专家学者、文创设计者 , 不仅带大家了解文物背后的知识 , 同时也分享优秀的文创是如何诞生的 。
|走近新文创人:出圈背后的创新与坚守
本文图片

▲直播准备中
随着豫博文创的火爆 , 各地博物馆都在跃跃欲试 , 当被问到他们会不会成为豫博文创的“竞争对手”时 , 文创办给出了一个大格局的回答:只有推动了中国整体的文创开发 , 完善整体生态链 , 才能让文博事业有更强的生命力 。
为此 , 豫博文创利用自己相对完善的产业链 , 着手下了一盘更大的棋 。
河南省有不可移动文物6万多处 ,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70处 , 开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70处;全省各类博物馆数量超过350家 。 豫博去年做了一个“博物馆文创发展平台” , 梳理各类资源 , 形成数据库 , 同时全力打造“豫来遇潮”品牌 , 帮助其它博物馆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创品牌 , 开发属于自己的文创产品 , 目前已有仰韶文化博物馆 , 南阳、漯河、周口、平顶山等博物馆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