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李劼人往事》作者龚静染:这是一本致敬之书,也是还原历史之书( 三 )


1962年8月1日 , 李劼人再次提到了《急湍之下》 。 他在给舒新城的女儿舒泽淞的信中写道:“在将此三部曲写完后 , 拟另起炉灶 , 写一部反映民国二年到五四运动这一时代的东西 , 名字尚未拟定 , 暂时名之为《急湍之下》 。 到底拟写几本 , 亦未定 。 预计总不能少于五十万字也 。 ”然而 , 不幸的是 , 三个月后李劼人就去世了 , 写作此书的计划也就成了泡影 , 《急湍之下》再也没有面世的机会 。
过程|《李劼人往事》作者龚静染:这是一本致敬之书,也是还原历史之书
文章图片

1957年 , 李劼人同孙辈在菱窠家中 。 (左为李诗华)
显然 , 晚年的李劼人还想让自己的文学生命得以延续 , 遗憾的是他没有能完成自己的夙愿 , 这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 。 他的一生中 , 有大量的时间用作了经商和从政 , 他的挚友魏时珍认为是耽误了不少时日 , 为之惋惜 。 “劼人精明强干 , 当世所稀 , 使其能稍自降抑 , 上下交孚 , 则其成就必远胜当时 , 此我所以深为劼人惜也 。 ” (魏时珍《未料强悍身先死》)
龚静染说 , 未写出“不能少于五十万字”的《急湍之下》 , 也许是李劼人最大的遗憾 。 但是 , 这样的遗憾 , 非他自己所能左右 , 也非李劼人所独有 。 纵有如椽巨笔 , 在时代大转换之际 , 无论是名噪一时 , 还是泯没于尘 , 或是悄悄藏在床底 , 重现于今世 , 作品的命运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 而李劼人是否真的如魏时珍所说的在人生选择上稍有退让就一定有更大的文学成就呢?
这本书或许就是一种解答 , 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了“遗憾”从何而来 , 又是如何发生的 , 让人们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李劼人 。 这些年中 , 关于李劼人在文学史上被严重遮蔽的话题也越来越多:远离文化中心 , 惯用方言写作 , 人物的非主流 , 自然主义色彩重……这些都是他的作品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传播不畅的原因 , 在长期受苏联创作模式影响下的文学评价体系中 , 它们永远都是另类 , 不会受到重视 。 而现在的人们逐渐发现 , 其作品流淌着现代文学的优秀基因 , 是中国比较早的具有世界性眼光的写作 , 他应有盛誉远在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之上 。 舒新城当年曾说他的小说“为民国以来第一部佳著” , 也许就看到了这点 , 如果真要重写文学史 , 李劼人的“被发现”几乎是必然的 。
但《李劼人往事:1925—1952》一书并没有讨论这些话题 , 也非本书所重 , 接下来的事情应该交给专家学者们去做更深入的探讨 。 “而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寻找李劼人先生笔下遗失的故事 , 以及那些早已沉睡的人物 , 因为我相信这本书在使用新史料的丰富性上是前所未有的 , 对李劼人研究将不无助益 。 所以 ,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乐山市档案馆的大力支持 , 才促成了散落的人物和故事的重聚 。 ”
龚静染在序言最后表示:“我曾想 , 如果李劼人按他所愿完成了‘十部联络小说’ , 他一定是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 , 而其中的一部必定会写到嘉乐纸厂这段 , 对于栖身工商业多年的他来说 , 这将是一个非常厚重的题材 , 也是他人生无法绕过的漫长时光 。 但这个设想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 , 在时隔近60年之后 , 特别是在他诞辰130周年之际 , 用这本书来纪念李劼人先生 , 却多少是个弥补 。 当然 , 他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 而我们只不过多了一份岁月的苍凉而已 。 ”
过程|《李劼人往事》作者龚静染:这是一本致敬之书,也是还原历史之书
文章图片

《李劼人往事》书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