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李劼人往事》作者龚静染:这是一本致敬之书,也是还原历史之书( 五 )


龚静染:确实有很多 , 有件事值得一说 。 书在下厂印刷前 , 我恰好去拜见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 , 他就是李劼人的秘书谢扬青的妹夫 。 当时老人给我聊到了一件事 , 说谢扬青与向宇芳关系甚笃 , 他曾经就寄住在向公馆里 。 我才知道向宇芳是曾经做过24军副军长 , 后任四川省参议长的向育仁的儿子 , 突然就明白了在1948年李劼人女儿李眉被捕后 , 为什么会通过向育仁去解救的原因 。 所以我马上跟编辑联系 , 及时调整了这一段文字的叙述 , 同新发现的史实对接上了 。 这件事现在想来很幸运 , 没有留下遗憾 , 这也许就是创作中的一点花絮吧 。
红星新闻:过去很多作家都说过李劼人的文学成就 , 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 其价值和地位被严重低估了 , 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而李劼人现在的文学地位如何了?你如何评价他的文学成就?
龚静染:当时 , 李劼人除了在法国待的四年多 , 其他时间主要还是待在成都 , 处于文化的边缘位置 , 失去了很多混圈子和找人吹捧的机会;另外 , 他的写作一直坚持用四川方言 , 虽然非常生动、活泼 , 精彩绝妙 , 但也存在区域性的问题 , 外省人对川话未必领会其精髓;同时 , 在李劼人的笔下 , 没有高大上的人物 , 大都是生活在民间底层的各色人等 , 甚至主角都是些跑江湖的袍哥、不安分的女人等 , 缺乏时代需要的革命性人物 , 显然就不会成为主流 。 再就是李劼人受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不小 , 对现实社会的描写是客观和真实的 , 这种没有经过意识形态“筛选”和“过滤”的写作 , 就会与苏联文学创作模式主导的写作格格不入 。 但是 , 在经过了半世纪后 , 人们逐渐发现李劼人留下了真正的文学 , 不是那种喧嚣一时、倏忽而过的东西 , 而是与世界一流文学接近的好文学 。 在我看来 , 他的文学成就远远高于同时代的作家 , 他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文学大师 。
红星新闻:你在序言中提到 , 李劼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经历就在嘉乐纸厂这段 。 那么 , 这段经历如何影响了李劼人?
龚静染:李劼人有27年的时间在与嘉乐纸厂打交道 , 从青年到壮年都耗在了里面 , 可以说他的三分之一多的人生时光都跟这个工厂连在了一起 。 在经商方面 , 他其实有不小的贡献 , 嘉乐纸厂是四川的第一家机器造纸厂 , 纸张的生产供应从客观上支援四川的文化、教育等发展 , 这在抗战时期尤为突出;同时 , 李劼人通过工厂的经营一定程度实现了他文化情怀 , 如支持办刊、赞助办学、救援贫困教授等 。 在文学方面 , 李劼人的商界经历对他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 如对社会生活就有了新的观察角度 , 对三教九流的人物也有了更深的接触和理解 。 李劼人的写作有开阔的气象 , 有扎实的生活底蕴 , 就与他的这段经商生涯是分不开的 。
红星新闻:你曾出版了《桥滩记》《昨日的边城》《西迁东还》等 , 擅长非虚构的写作 , 那么这部《李劼人往事:1925-1952》写作有何不同 , 对于你而言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龚静染:这是一部完整的非虚构历史作品 , 三十五万字 , 围绕一个人去写 , 在结构和材料上需要很大的体量 , 在其中的投入也要相应大很多 , 炒几道菜与做一桌宴席肯定有区别 。 当然 , 作品的分量是绝对不一样的 , 这是我遇到的难度最大、花的时间最长、涉猎的内容最为复杂的一部作品 。 过去 , 人们对李劼人的这段重要人生阶段的认识比较模糊 , 一直是个“盲区” , 所以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题材 , 考证的工作量很大 , 而这也给顺畅的写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 有很大的挑战性 。 但要还原历史 , 这需要机缘 , 需要责任和激情 , 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 我想我已经努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