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还谈“深入生活”,过时了吗( 二 )


“改革文学”大潮兴起 , 激发了作家深入生活的热情 , 许多作家积极投身到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的大潮之中 , 争当排头兵和弄潮儿 , 用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 也用他们参与改革的经验 , 反映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 讴歌改革者形象 , 书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 可以说 , 没有作家对生活的投入和热情 , 也就没有“改革文学”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
“改革文学”大潮之后 , 中国文学经历了一个学习西方现代派和进行先锋文学实验的时期 。 部分作家渐渐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热情 , 也放弃了深入生活的努力 , 转而热衷于学习、实验从西方引进的各种观念、方法和技巧 。 这对当时的文学变革和创新追求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但最终因为流于观念演绎和迷恋“炫技”而难以为继 。 尽管“新写实”创作对此前的极端追求进行了一点“修正” , 但挡不住随之而来的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 , 20世纪90年代一段时间的文学即陷入迷失 , 深入生活暂付阙如 。
新世纪以来 , 文学秩序得以重整 , 深入生活的呼声渐高 , 但由于作家队伍的更新换代 , 20世纪80年代比较活跃的作家 , 这期间的创作多处于“转向”“回归”或反刍、保温的状态 , 无深入生活的迫切需求 。 新进作家则从观念到实践都对深入生活比较陌生 。 这样就使得当下的文学创作出现了许多因疏离生活而产生的问题 。 现在到了需要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
2.作家生活库藏的陈旧和匮乏、作品情节的模式化和概念化、人物形象的符号化和类型化:文学疏离生活的三大表现
曾经有论者说 , 某些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作家 , 其笔下的农村实际上还是改革开放以前甚至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 。 以这样的农村生活积累 , 却要反映当下农村的新气象、新状态 , 塑造新时代的农村新人形象 , 无疑是南辕北辙 。 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以旧生活写新时态” , 或者说 , 是以旧的生活形式反映新时代和生活的新状态 。 这种现象 , 在其他题材的文学创作中也不乏见 , 说明某些作家的生活积累确实是到了该充电的时候了 。
文学不是新闻报道 , 不必刻意讲究创作素材和作品题材的时效性 。 但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生活 , 并不是客观地陈述一些生活事件 , 而是作为人物创造的环境 , 对人物成长和人物性格的形成起催生、孕育作用 。 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 在文学作品中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 , 而是“环绕”作品的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依据 。 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 恩格斯批评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中的环境“不是那样典型” , 就是因为这部作品写的是19世纪80年代伦敦东区一个普通女工的人生遭遇 , 但作者对伦敦东区的环境和工人生活状况的描写 , 还停留在19世纪初期 。 这就使得作品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和心理行为失去了现实的依据 , 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主人公生活的那个历史年代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 ,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这种变化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之中 , 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今天和未来 。 40多年来 , 中国农村所发生的广阔而深刻变化 , 也应该像恩格斯所说的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历史一样 , 在文学描写中 , “占有自己的地位” 。 无视这种变化 , 不愿意去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库藏 , 一味地满足于陈旧的乡村印象 , 不可能对当今农村的现实关系作出真实而深刻的艺术描写 。
作家生活库藏的陈旧和匮乏 , 也导致了文学作品情节的模式化和概念化 。 这类创作的一个共同特点 , 是先有一个现成的理念或概念 , 而后再照这个理念演绎出一套情节模式 , 根据这个模式进行创作 。 20世纪80年代中期 , 经历过文学“寻根”和现代派实验之后 , 作家处理生活素材和提炼文学题材的方式 , 开始转向文化视角 , 中西方各派的哲学思想 , 尤其是在20世纪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存在主义哲学 , 就成为某些作家争相图解演绎的对象 。 近期 , 因为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剧 , 以关注现代性和现代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西方某些社会学派的理论 , 又被一些作家奉为圭臬 , 成为他们反映中国社会变革问题的主要模式 。 结果 , 在最近一个时期某些作家的创作中 , 我们就不难看到 , 凡写社会问题必归于存在的荒谬 , 凡写人生遭际必堕入终极的困境 , 凡写城市化进程必表现乡村的凋敝和溃败 , 如此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