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还谈“深入生活”,过时了吗( 四 )


一般说来 , 文学作品是依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 这是个常识问题 。 但同样有一个常识问题是 , 文学创作需要理性之光的烛照 , 即理性意识的指引和主导 。 这种理性之光 , 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和命题 , 而是基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所得出的认识和看法 。 中外文学史上 , 那些能够深刻反映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作品 , 都不是误打误撞的结果 , 而是包含着作者对时代社会生活深刻的理性思考 , 并在这种理性之光的烛照下完成的 。
以现代文学为例 , 没有鲁迅对封建社会和“国民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 就不可能有《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问世 。 同样 , 没有茅盾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 , 没有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道路的深刻认识 , 也不可能写出《子夜》这部史诗性作品 。 在现代文学不同时期的作品中 , 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理性之光的闪耀 , 都可以看到作家的理性在创作中所发生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
理性引导不是“主题先行” , 与那种演绎模式、图解概念的创作有本质的区别 。 模式化、概念化的作品正是某些作家意识到创作需要理性引导 , 自己却不愿意或不善于运用理性思考的结果 。 理性思考是文学创作所应有的主体意识 , 是自觉的文学创造活动的表现 。 缺乏理性引导的创作 , 则是盲目的 , 没有灵魂的 , 是一种为写而写的机械的写作活动 。 当今一些中国作家也许不缺少深入生活的热情 , 却缺少这种从生活中获取理性认识的自觉 。 曾经有学者认为 , 当今中国文学并不缺少生活 , 而是缺少思想 , 并就此展开过热烈的讨论 。 今天的作家在丰富和更新生活库藏 , 熟悉和了解生活新变化的同时 , 应该把深入生活的重心调整到思考生活上来 。 只有对熟悉的生活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 才能真正深刻地反映和阐释这个处在伟大变革进程中的新时代 。
4.现代资讯只能充当作家的“线人” , 或给作家“报料” , 真正的创作还需要仰仗作家全心全意地深入生活 , 身历心受 , 力践躬行
与中国古典文学所处的农耕时代不同 , 中国当代文学从一开始就置身于一个全球工业化的时代 。 经过一个工业化的过程之后 , 20世纪90年代 , 中国社会快速进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 。 信息时代资讯发达 , 给作家了解社会熟悉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 同时也在作家与社会生活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 , 给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造成了很大影响 , 导致有些作家只满足于依靠各种媒体和自媒体 , 尤其是网络信息进行创作 , 出现了一种依靠媒体信息写作的“资讯写作”现象 。 如何正确对待各种现代资讯 , 在充分利用现代资讯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摆脱对它的依赖 , 是今天的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
20世纪40年代的新闻工作者曾经批评过一种“客里空现象” 。 “客里空”是苏联话剧《前线》中的人物 , 身份是前线特派采访人员 。 这位采访人员写的报道很多 , 在读者中很有名气 。 但他的报道不是建立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 , 而是抓住一条新闻线索 , 便捕风捉影、随意编造 。 当他得知前线总指挥的儿子壮烈牺牲后 , 不经过采访 , 就坐在指挥部里编好了烈士牺牲前的豪言壮语和烈士父亲说的话 , 还伴随有许多“我看见”“我听见”的细节描写 。 有人问他 , 在电话里怎么能看得见总指挥的眼睛呢?这位采访人员说 , 要是只写自己看见的 , 就不能每天写文章了 , 也就出不了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