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关注|《阿Q正传》以少胜多的艺术

《阿Q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 , 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 发表至今已经100年了 。 百年来 , 对它的思想意义和阿Q的典型性讨论很多 , 艺术价值却很少提及 , 今天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它独立的艺术特色 。
1
大道至简
1933年 , 茅盾的长篇小说杰作《子夜》问世 , 引起中国现代文坛的轰动 。 尽管《子夜》存在评论界早已批评的为预设理论服务、结构欠完满等缺点 , 但确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长篇小说巨著 , 显现出了茅盾企图“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雄心和恢宏、婉美的文笔 。 这时 , 右翼刊物《新垒》5月号发文说:“以阿Q传沾沾自喜 , 躲在翻译案头而斤斤于文坛地位保持的鲁迅 , 不免小巫见大巫了 。 ”其实 , 这完全是对文学一窍不通的挑拨之言 。 文学作品的价值是不能以字数多少、书的厚薄为准的 。
虽然《子夜》不愧为中国现代文学珍品 , 但塑造的主要人物吴荪甫与阿Q没有可比性 。 其根本原因是《子夜》即使在“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上有成功之处 , 但未能像《阿Q正传》那样深入到人物的精神机制和思维方式中去 , 做出类似精神胜利法的概括 。 “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 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这样符合阿Q身份又具有精神胜利法普遍性的概括是不易做出的 。 冈察洛夫用了那么多笔墨才写出奥勃洛莫夫的懒惰 , 而鲁迅只用3万字就把阿Q刻画得栩栩如生 , 他特具的“精神上的胜利法”跃然纸上 , 足见鲁迅的明快与睿智 。
1982年8月 , 在山东烟台举办的“全国鲁迅研究讲习班”上 , 陈涌向几百位学员说:“鲁迅即使只有一本薄薄的《阿Q正传》 , 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而深刻的作家和思想家 , 何况他还有那么多别人难以企及的著作呢?”我作为主持人坐在他旁边 , 听得真真切切 。 我认为这是行家的见道之论 。
高尔基称赞契诃夫的作品 , “能够使人从现实性中抽象出来 , 达到哲学的概括” 。 哲学境界是文学作品最难达到的峰巅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 达到哲学境界 , 并取得世界共识的 , 恐怕只有《阿Q正传》 。 列夫·托尔斯泰如是说:“凡是伟大的 , 必定简单 。 ”“哲学的概括”往往是极简单的 。 “简单”为文章的最高标准 。 大道至简 。 《阿Q正传》以简驭繁、以少胜多 , 为人类贡献了“精神上的胜利法” , “达到哲学的概括” , 抓住了“大道” , 所以“至简” 。
2
化繁为简
鲁迅创作《阿Q正传》 , 道深而言简 , 通俗而深刻 。 他塑造阿Q这百年不朽艺术典型的文学经验值得学界思考:究竟应该怎样观察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怎样概括种种人物的精神机制和思维方式?怎样将其化为活生生的典型形象?这种典型究竟是怎样引发人们精神反思的?
从主人公的选择来看 , 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也都有精神胜利法的表现 , 鲁迅为什么不以他们为主角 , 而专以阿Q为主人公呢?
一则因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受压迫、被侮辱者的自我的消极抵御 , 可怜、可悲 , 令人同情 , 鲁迅对他是哀其不幸 , 怒其不争 。 赵太爷、“假洋鬼子”等的精神胜利法是压迫者、辱人者的逞凶与显摆 , 可憎、可恨 , 让人愤怒 , 鲁迅对他们是要痛打的 。 二则因为阿Q思想单一、直白 , 能够以“总算被儿子打了”之类简单的话表明精神胜利法的逻辑 , 使人一目了然 , 适合用幽默、风趣的“开心话”形式使大众接受 。 言行和想法都摆在明面上 , 把深奥的哲学变成明了的故事 。 人活到极致 , 就是“简单”二字 。 因而 , 《阿Q正传》既是“开心话”式的大众文学 , 又是底蕴深奥的哲学小说 , 做到了既传播甚广 , 又无比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