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华|中国水墨年鉴|周韶华水墨的美学追求与人格写照( 三 )


周韶华|中国水墨年鉴|周韶华水墨的美学追求与人格写照
本文图片

周韶华《葵花系列》纸本水墨 68×68cm1999年
周韶华|中国水墨年鉴|周韶华水墨的美学追求与人格写照
本文图片

周韶华《野花颂》 纸本水墨 68×68cm 2000年
真的艺术应该是真的生命力 , 不是假洋鬼子 , 不是装腔作势 , 只有真的生命力才能体现境界 , 这样 , 绘画的形式和表现能力就到位了 。 但是现在的学校很少有老师这样教学生 , 教学生从本真和本质入手 , 更多是浮于表面 。 我虽然不是专门教书的老师 , 这一辈子也遇到过几个非常有聪明才智的学生 , 但很多学生画到最后也是进入不了角色和生活了 , 于是开始重复之前的一套框架 。 搞艺术最怕的是重复自己 , 这是大败笔 , 重复就是丢掉了艺术本质 , 丢掉了艺术生命 。
周韶华|中国水墨年鉴|周韶华水墨的美学追求与人格写照
本文图片

周韶华《火焰山上下》 纸本水墨 178×96cm 2006年
我至今四次黄河行 , 为的就是进入艺术家的角色 , 深入观察生活 , 学习黄河文化 。 黄河水千古不朽 , 它的历史可能有一两百万年 。 我曾经跟王朝闻老师表达过一个态度 , 就是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 , 长江文化是在黄河文化兴盛起来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 黄河文化影响太深远了 , 它对中国画坛的影响同样非常重大 。 以石鲁为代表的“窑洞画派”(编者注 :长安画派)深入生活、表现这里生活的人民的做法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 所以长安画派我是非常敬仰、尊敬他们的 , 在和他们的交流交往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 包括后来刘文西画陕北人民也是真的达到了对生活在黄河文化区域内的人民生活的切实表现 , 他观察生活、注重生活 , 刘文西做的这一点我们很多人还没有做到 。
周韶华|中国水墨年鉴|周韶华水墨的美学追求与人格写照
本文图片

周韶华《黄河魂》纸本水墨 80×94cm 1982年 中国美术馆藏
而直接画黄河 , 很多人画不出黄河激流 。 壶口瀑布惊天动地 , 很远就能听到声音 , 用音乐来表达黄河激流的经典作品当属《黄河大合唱》 , 《黄河大合唱》的表现力非常有张力 , 歌词写得好 , 曲也谱得好 , 当时冼星海还在世 , 参与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 。 我曾经画了几张黄河题材的画给王朝闻老师看 , 他给我的评价使我非常感动 , 他说这是“造型式的黄河大合唱” 。 王朝闻老师对中国画的评论很犀利 , 我很荣幸他这样评价我的画 , 遗憾的是在他走以前我没能为他留下一些文章 , 表达对他的赞美 。
我是个“杂牌军” , 当时在湖北担任的工作非常多 , 既是湖北文联的主席 , 又是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 , 各种职务压到我身上分散了我很多精力 。 但我那时身体好 , 美术院的院子很大 , 晚上家家户户都看不见灯亮了我还在画室里工作 , 白天是做公事 , 晚上搞艺术 , 开始真正进入角色 , 《黄河魂》《狂澜交响曲》都是在那时候画的 。
【周韶华|中国水墨年鉴|周韶华水墨的美学追求与人格写照】周韶华|中国水墨年鉴|周韶华水墨的美学追求与人格写照
本文图片

周韶华《狂澜交响曲》纸本水墨 125×248cm 1983年 中国美术馆藏
周韶华|中国水墨年鉴|周韶华水墨的美学追求与人格写照
本文图片

周韶华《狂澜交响曲》局部
《黄河魂》是黄河行的收获 , 是我走进生活去采风采到的 , 当时在陕西的碑林博物院看到一座东汉的石雕 , 每次看都要在那下跪磕个头 , 佩服啊 , 佩服得五体投地 。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石刻作品 , 作者更了不得 , 他歌颂的 , 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将军 。 我每次去西安都要走十几里地去茂陵看 , 那些形象是在大自然打磨之后的基础上用很少的手笔雕琢而成的 , 它有生活原型 , 大自然的痕迹在 , 人为的痕迹很少 , 但是活灵活现 。 中国文化讲神韵 , 神韵是最高境界 , 最高的评判标准 。 什么是神韵 , 就是大自然和人为的痕迹都有 , 但是造化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