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作用与禁忌附子的作用:
1、强心: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而增强心肌收缩力 , 通过其强心作用,改善全身循环功能,从而救治心血管功能不全 。有效成分为非生物碱成分,煎煮后一般不破坏 , 仍保留强心作用 。
2、镇痛:乌头碱的分解物,作用于人体后,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 , 对黏膜及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先兴奋后麻痹,故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均有局麻作用 。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_炒附子的功效与作用](http://www.zaoxu.com/uploadfile/imgall/a8ec8a13632762d0cc5472efaeec08fa513dc67c.jpg)
文章插图
附子的禁忌:
附子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且需要根据自己的详细情况用药 , 适当用量 , 过犹不及;
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乌头碱,主要对心肌、迷走神经、末梢神经有兴奋麻痹作用,中毒症状如舌尖麻木、肢体麻木,有蚁走感 , 头晕、视力模糊,恶心 , 呕吐等 , 最严重至危及生命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附子虽好易中毒,别乱吃请问:制附子有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
【功能与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 , 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 , 脘腹冷痛,肾阳虚衰 , 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
【用法与用量】3~15g,先煎,久煎 。
【注意】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萎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
人参加附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附子是中药的主要药物与重要药物之一,中医在疑难杂症,危急重症方面都用它来治疗 。但是附子有毒性,所以煎煮需要格外注意 。其富含的成分乌药碱 , 可使人中毒身亡,但不耐热 。另外的一些耐热成份,有强心,兴奋,维持血压,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改善身体衰竭状态等的作用 。可以用于治疗中医中的阳虚阴寒证,有回阳救逆的功效 。
谁告诉我“熟附子”的功效熟附子是生附子经过炮制后的东西 。
附子,味辛气温,走而不守,是温经逐寒,彻内彻外 , 宣通气血之第一利器 。历代医家常用于治疗少阴阳虚证、风寒湿痹证等,取其温通、温阳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 。经查阅资料,除应用于上述疾病外,其它妙用可谓数不胜数,尤其是医圣张仲景经方中对附子的应用更令人叹为观止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 , 在咳嗽、瘀症、顽症痼疾等适量应用附子,收效甚佳,简介如下 。
1 咳嗽“咳嗽”一症,自古至今论述繁多,大概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而久咳、夜咳者,众多医家均以阴虚、痰浊阻滞论治,喜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母之类 。然许多患者,特别是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上感后期咳嗽久治不愈者,究其原因,盖为病程日久,本已肺气宣降失常 , 又加以滋腻、止咳之品,攻伐肺脏,损伤肺气,日久损耗阳气,故此类患者临床辨证多为肺气亏虚挟带阳气不足 , 肺失宣降,治疗上当在止咳化痰的基础上略加以扶助肺气、温阳之品 , 可加熟附子3~5g 。附子在诸方中与解表药共奏助阳解表之功 。这也是《神农本草经》中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的功效的实际应用 。
2 偏头痛 “偏头痛”一症,其发病急骤,痛势剧烈 , 易反复 。现代医家多从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论治,多用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类药物,如天麻钩藤饮、川芎茶调散、血府逐瘀汤类方剂加减 , 多能取效 。然许多患者症状缓解后易复发 。笔者体会到,对偏头痛瘀血证,患者反复发作,为内有瘀血,气行则血行,而气机的正常运行 , 依赖于阳气的推动,对此类患者,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略加温阳之品,可迅速减轻症状和减少复发次数,故有良效 。
3 风寒湿痹证
风寒湿痹证主要表现为肌肉骨节疼痛 , 经方中运用附子治疗此类病证比比皆是,例:桂枝附子汤、附子汤等,均取其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是对《神农本草经》中附子疗“寒湿痿襞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的具体运用 。但对于风湿热痹患者 , 多用清热化湿,疏风通络治则,药用越婢汤、桂芍知母汤之类加减治疗 , 但往往效果不佳或起效缓慢 。然在辨证用药基础上 , 特别是痛甚者,加熟附片3~6g , 效果显著;且痹症多挟湿,日久化热,湿邪粘滞 , 易阻遏阳气,气血运行不畅,则痹痛不除 。附子与清热祛湿类配伍,通痹而不燥热,清热而不遏邪,阳气得复,气血畅通 , 一通一清,相辅相成 。
注意]1、作煎剂应先煎30--60分钟,以减毒 。
2、本品若炮制、煎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其中毒症状为先有唇 , 舌、手、足麻,恶心,继之运动不灵,呕吐、心慌 , 面白,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乔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严重则突然死亡 。处理:1—2%鞣酸洗胃,服活性炭,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呼吸中枢抑制时 , 使用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剂 , 心跳缓慢而弱可皮下注射阿托品,中药可用甘草15克、黄连3克、犀角1.5克煎服,有解附子中毒作用 。
3、孕妇禁用 。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芨同用 。
附子与肉桂、干姜的作用有何异同?不同点:
干姜主入脾胃经,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而止呕;
肉桂、附子甘而大热,散寒止痛力强 , 善治脘腹冷痛甚者及寒湿痹痛,二者又能补火助阳,用治肾阳虚证及脾肾阳虚证 。附子和干姜能回阳救逆,用治亡阳证,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回阳力强,干姜力弱 , 常相须为用 。
肉桂没有回阳的功效,但肉桂能引火归原,温经通脉,用治虚阳上浮及胸痹、阴疽、闭经、痛经等 。干姜尚能温肺化饮 , 用治肺寒痰饮咳喘证 。
相同点:
附子、干姜、肉桂均为辛热之品,能温中散寒止痛,治疗脾胃虚寒证 。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_炒附子的功效与作用](http://www.zaoxu.com/uploadfile/imgall/8694a4c27d1ed21b744750caa36eddc451da3f16.jpg)
文章插图
干姜的作用:
1、对体虚心悸有一定效果
干姜是一味温热的药材,对于心血供应不足和生病或者是生产后的人有补心强心的作用 。
2、驱除体内寒气、温暖脾胃
自古以来便有煮姜汤驱除寒气的习惯 , 干姜自然也有这般效果,而且对于脾胃虚寒的的人群用作日常调理的辅助材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
3、润肺化痰止咳
干姜本身便是一味可入脾肺及心经的药材,所以对弈外感燥邪引起的肺燥热、痰多咳嗽是有良好效用的,而且平常使用干姜能起到一定的护肺作用 。
4、有抗菌消炎
干姜中含有的有效物质能够很好的对抗炎症,也能有效的避免一些有害病菌对人体的侵害 。
5、对于受寒或脾胃虚弱造成的拉稀有治疗作用
在受寒和脾胃不好的情况下有拉稀不止的症状可以用研磨成粉的干姜冲服 。
扩展资料:
附子价值
经加工炮制品有盐附子和黑附片、白附片、炮附片、或统称为制附片 。附子味辛,性大热,有毒,温里散寒、助阳行水、补火、止痛和局麻等功效 。而且附子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 。
肉桂价值
肉桂的树皮、叶及“桂花”(初结的果)均有强烈的肉桂味,其中以桂花最浓,依次为花梗、树皮及叶 。枝、叶、果实、花梗可提制桂油,桂油为合成桂酸等重要香料的原料,用作化妆品原料,亦供巧克力及香烟配料,药用作矫臭剂、驱风剂、刺激性芳香剂等,并有防腐作用 。
干姜价值
用于脘腹冷痛 , 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干姜附子与干姜功效主治比较附子与干姜 二者皆为辛热之品,均能温里散寒,回阳救逆 , 同可用治阴寒内盛,脾阳不振之脘腹冷痛、大便溏泻,以及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之处在于:
附 子—— 有毒,其温里散寒、回阳救逆之力较强,为温里散寒之要药、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并善于补火助阳,善治肾阳、脾阳、心阳虚证;以及寒湿痹痛等证,以治中下二焦之里寒证为主 。
干 姜—— 虽温里散寒、回阳救逆之力不如附子 , 但又能温肺化饮 , 以治中上二焦之里寒证为主 。
炒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的功效与作用_炒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 。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 , 或因大汗、大吐、大逆 , 常配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 。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 , 皆可应用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 。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 。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 , 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治阴盛格阳 , 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 , 阳萎 , 宫冷阴 , 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
- 附庸风雅什么意思_成语附庸风雅的意思
- 阿里郎简谱
- 阿里巴巴六脉神剑_为什么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必须高度认同阿里巴巴的理念?
- 阿里山的姑娘简谱_阿里山的姑娘葫芦丝c调曲谱谁知道
- 阿迪达斯最新广告_电视上广告的阿迪达斯的鞋叫什么
- 阿迪达斯广告语_阿迪达斯.耐克.安踏.李宁的广告语各是什么?
- 阿诗玛歌曲_请问:我陪阿诗玛回家乡。是哪首歌的歌词?
- 阿莫西林胶囊说明书_如图是广谱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
- 阿米巴经营模式探讨_阿米巴经营模式在企业内的运用步骤有哪些?
- 阿狸和桃子图片_阿狸和桃子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