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续诗评》浅析(十三):怎样做到诗意含蓄?

竹里馆$《续诗评》浅析(十三):怎样做到诗意含蓄?
文章插图

《曲径》
揉直使曲,叠单使复。
山爱武夷,为游不足。
扰扰圜圜,纷纷人行。
一览而竟,倦心齐生。
幽径蚕丛,是谁开创?
千秋过者,犹祀其像。
曲径这里指方法,其实质指向的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非常重要的审美取向,那就是含蓄。
所以,清朝的吴景旭在他的《历代诗话》里面,就特别强调,“凡诗贵含蓄而恶浅露,浅露则陋,含蓄则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吴乔在《围炉夜话》里面也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意思就是说,写诗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写完了,无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都要留有余地,让读者去品味、去回味。
而在西方美学中,也对诗歌的含蓄有着类似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就专门对“隐喻”进行了专门的阐述,甚至认为“隐喻是天才的标志”。而著名的美学大师美学大师黑格尔对于含蓄则是这样认识的:“艺术的显现通过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以外,指引到它所要表现的某种心灵性的东西。”这种表达,与中国古人对含蓄的认识已经非常接近了。司空图在他的《二十四诗品》中就有一品就专门讲含蓄。
首先,什么是含蓄呢?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若不堪忧。从字面上讲,就是一个字都不写,就能够表达出其中的风流。那么,事实上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要直白。作诗也好,行文也罢,要做到情在言外,让读者品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来。比如,王维有一首《山中送别》,就别有深意: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广阔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由于地大物博、交通不便等原因,离愁一直以来就是古代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比如郑谷的“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比如:柳三变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大都在将行之际的离情别绪上浓墨重彩地渲染一番。甚至《西厢记》的“长亭送别”的一折,正旦唱出的也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那一刻。应该说,这些诗或者词,都还或多或少地把离愁二字落在了纸上。
但是,王维的这首诗,却真正可以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王维没有直接写从送别到日暮,作者在干什么?日薄西山的时候,作者才想起掩上柴扉。无论他是下意识为送别之人留下一扇待归的门,还是因为从送别之后开始的思念而忘记掩上柴扉,都不重要,而从这冷冷的词句中间透出的离绪和别怀,却胜过千言万语。而这种深意,不做细心地体会,是无法感受到的。到了这里,似乎所有的情绪都尽在不言中,表达就更透彻了。
竹里馆$《续诗评》浅析(十三):怎样做到诗意含蓄?
文章插图

诗与赋二者之间在风格上的区别,所谓诗贵婉曲,赋尚铺陈;诗以含而不露,赋求尽抒胸臆。
含蓄是怎么来的呢?“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反秋。”所谓“真宰”出自《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意思就是说,指万物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通过各种征兆显示出来。而在这里,则要求我们无论怎样含蓄,都必须符合作品情感和内容的需要,自然流露,随之沉浮。比如,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表面上看到是写秋夕的景色。“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