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李泽厚先生往生一周感

梁漱溟|李泽厚先生往生一周感
文章图片

(1996年 , 李泽厚夫妇、刘再复夫妇到访作者家 作者/供图)
杜欣欣/文
今天(北京时间11月10日)是李泽厚先生的“头七” , 窗外阳光明媚 , 李先生的魂魄回家了吗?前几天在他家附近走路 , 想起当年陪他散步的情景 。 那时他每天下午三点会出门散步45分钟左右 。 一般是从他家出来向东 , 先走一段街区 , 然后向北就是开阔地 。 开阔地之前有家农场 , 常有火鸡出没 。 另一边可以看到远山 。

2006年 , 我的第一本书出版前 , 为书名所困 。 李先生也帮我想 , 他说:“书名最难想 , 我对我自己的书名都不满意 。 ”他提出了几个候选书名 , 我都没有采用 。 后来 , 我终于想出《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 他得知后大为赞赏 , 说:“找不到比这个更好的书名了 。 ”2017年 , 我有一本家史回忆已经签约编辑好准备出版 , 因偶然的原因没有出版 。 李先生建议我重找出版社 。 他甚至开出一张2000美元的支票资助我出版 。 我当然不能接受 。
李先生过世后 , 外子与我打算去探望 , 25年的老友 , 不去看望无法心安 。 因事先未打招呼 , 我们素来不喜欢走形式 , 但还是决定买一盆白色的蝴蝶兰和悼念卡片 。 如果不接待就留下花和卡片 。 到了李先生家 , 按了一下门铃 , 没想到门就打开了 。 李夫人文君一见我 , 就抱住我痛哭 , 我也忍不住流泪 。 上楼坐定后 , 李先生的儿子小艾眼圈也红了 。 我搂着李夫人 , 她说:“做好饭 , 总要喊一声老头吃饭了 。 总觉得他还坐在那个沙发上 。 ”我说;“我妈妈去世后 , 我也是这样 。 总喊她来吃饭 , 而且总好像看到她静悄悄地走到落地窗前 , 看松鼠在外面的树上跑来跑去 。 ”文君说:“60年啊 , 我一心一意地照顾他 。 ”我说:“是啊 , 如果没有你照顾 , 李先生不可能这么长寿 。 别太难过了 , 你已经尽力了 。 ”
我们谈了李先生最后的日子 , 也谈了身后事 。 小艾说:“爸爸早就想冰冻头颅 , 后来我帮他找到一个专门从事这项业务的公司 。 那个公司位于亚利桑那州的Scottsdale 。 2017年夏天为此做公证 , 本来想请你们当公证目击者 , 但你们去德国了 。 ”“爸爸过世前几天 , 因呼吸骤停 , 叫了救护车 。 医生说他的心肺都不行了 , 生命随时可能停止 , 建议做临终关怀 。 我们想让他在医院住几天 , 但爸爸很不喜欢住院 , 只住了两个晚上就回家了 。 临终关怀的医护人员和器械也来到家里 。 ”小艾又说:“爸爸睡眠本来就不好 , 他就吃更多的安眠药 。 我们劝他不要吃那么多安眠药 , 他也不听 。 ”李夫人说:“2号早晨大概6点半 , 我起来 , 发现他的血氧插头掉了 , 给他插上 , 才发现他已经去了 。 ”说到这里 , 她又哽咽了 。
我们又谈论了他们母子二人将来的生活 。 离开前 , 我向文君和小艾提起我的纪念文章 。 文君说你不要写我啊 。 我说:“为什么不写你?你聪慧勤快 , 照顾李老师这么多年!”她说:“你多写写我们儿子 。 ”回家后 , 她又特意打电话来说:“我们小艾照顾爸爸 , 但他自己从来不说 , 你一定要多写写他 。 ”确实 , 小艾非常孝敬父母 , 作人处事都非常得体!

李先生在世时 , 每天上午都会坐在后院凉台的摇椅上 , 他家后院大概有0.2英亩 , 有好多棵大松树 , 可以看到博得西面著名的烙铁山 。 他的书房窗户也面朝西面的那座山 。 以前到访李先生家 , 我经常在他的书房里东看看西翻翻 , 我最喜欢翻看那些带折页的书 。 可惜好多书 , 我都没有太大兴趣 , 只借了梁漱溟的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