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北京冬奥会火种欢迎仪式火种台参考了谁?青铜尊里的中国故事( 二 )


何尊上的铭文大概说的是,周成王谋划在成周(今河南洛阳)营建都城,对武王举行丰福之祭。四月丙戌日这一天,成王在京宫大室对各族宗子进行训诫,说:“从前你们的父辈为文王效忠,文王得以承受天命;之后武王又战胜了商朝,在朝廷向上天祈祷,说:‘我要以天下四方之中为都城,来统治人民(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你们这些年轻人,要看到父辈有功于天,务必敬重地进行祭祀。”
大臣何听了这番话,认为大王有恭顺的德行,能够顺应上天,教育了迟钝的自己。成王告诫后,还赏赐给何三十朋。当时流行贝币,一朋就是十贝。何用它来制作了这件宝尊,时间是在周成王五年。所以,这件铜尊就被称为“何尊”。
关于周武王计划营建东都洛邑,周成王派周公主持营建的史实,在《史记·周本纪》等传世文献中都有提到。何尊的发现,印证了传世文献的正确性。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何尊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个词。尽管当时的“中国”更多是地理概念,但也奠定了后世“中国”国家概念的基础。
琱生尊于2006年11月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出土,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当时发现了一座青铜器窖藏,其中有两件青铜无肩尊,其形制、纹饰、大小、铭文基本相同,通高31厘米、口径31.8厘米、底径13.6厘米,有铭文113字,被称为“五年琱生尊”。有趣的是,它与过去发现的“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有关联。
五年琱生簋现藏于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琱生是周厉王时人,祖先是周初功臣召公奭,当时召氏族长是西周晚期名臣召伯虎,琱生是召伯虎的堂弟,属于召氏小宗。厉王五年正月己丑日,琱生祭祀父亲宫仲,召伯虎前来参加。召伯虎夫人传达了召伯虎、琱生祖母君氏的忧虑。原来召氏疏于对附庸土地管理,产权归属不定,经常导致诉讼。君氏要求琱生跟随召伯虎去诉讼,分割方案则是由琱生占五分之二或三分之一分成。
六年琱生簋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说的是六年四月甲子日,召伯虎和琱生对于附庸土地的诉讼工作已经结束。可见,六年琱生簋与五年琱生簋是有关系的。
那么,召氏最终采取了哪种方案呢?五年琱生尊破解了谜团。原来在五年九月初吉日,召伯虎夫人召姜就去见过琱生,召姜提出确定按五分之二的方案,这显然对琱生更加有利的。另外一件青铜器还表明,琱生在厉王十一年时还担任过周王室的“宰”。
《诗经·小雅》有一篇《棠棣》,讲的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颂兄弟感情,其中有一句名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而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召伯虎。“琱生三器”的发现,正好可以为这首诗作上一个完美的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