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数字技术,对就业究竟是替代效应还是创造效应?( 三 )


今年6月 , “捏脸师月入上万”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 。 以用户多为“Z世代”群体的社交平台Soul为例 , 它的用户是不可以展示真实面容和形象的 。 在这个平台上 , 都找不到上传真实头像这个选项 。 Soul要求用户使用平台提供的工具和素材来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虚拟头像 , 来展开所谓的“灵魂社交”和“不看脸社交” 。 捏脸师(虚拟头像创作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新兴职业 。 作为捏脸师 , 他不仅要会人工智能的基本算法和各种平台的开发工具 , 还要有一些艺术和绘画功底 , 最好还通晓一些心理学 , 最后综合各种技能 , 来捏出一个用户满意的虚拟头像 。
写到这里 , 我突然意识到 , 其实虚拟世界的捏脸师 , 就是现实世界的整容医生或Tony老师的数字化 。 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陆奇博士最近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所有行业 , 都值得用数字化重做一遍 。 我想换个说法 , 所有职业 , 在数字化时代里 , 都会有一个分身 。 数字经济对工作岗位正在产生“替代效应” , 一些可被编码的重复性岗位被替代的趋势已经出现 。 很多工作会被取代 , 但未来总会有人工智能做不了的新工作 , 会出现许多随着新技术诞生的新职业 , 有些我们已经初见端倪 , 有些我们还无法预料 。 这种创造效应将会远超替代效应 。 正如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预计的 , 未来20年 , 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进步 , 将使中国就业净增长约12% 。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 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 随着美国工业机器大生产的普及 , 许多工人失去了工作 。 但另一方面 , 事务性工作的增加 , 形成了“白领”这一新型劳动阶层并延续至今 。
萨伊以其著名的“萨伊定律”为基础 , 否认技术进步会导致长期失业 。 理由是: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 采用新机器所导致产品供给的增加 , 会引起产品需求的增加;产品需求的增加 , 最终会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 从而使得被新机器排挤的工人重新获得就业机会 。
不过 , 未来没有一种技能或者职业会永远保鲜(保险) , 谁也不知道一觉醒来 , 技术替代是否正在敲门 。 说不定 , 未来最流行的产业和职业现在根本还不存在 。
(作者胡逸为大数据工作者)
来源:澎湃新闻